救一人,而後戰者只待人救,不肯死戰矣。”遂不肯救援。因此袁紹兵來,多有降者,文臣武將漸漸疏遠。
獨木難支的公孫瓚被困rì久,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遣子公孫續到遼東公孫度處求援。雖說公孫瓚與公孫度同姓,兩人卻並無血緣關係,公孫瓚只是以唇亡齒寒之意勸其來援。
袁紹兵圍易京哪會讓公孫續輕易突出重圍?公孫續到了半路便被袁紹抓住。得了公孫瓚求救書信的袁紹將計就計,偽造了回信,約公孫瓚半夜舉火為號,裡應外合破敵。
公孫瓚得了回信便等城外起火,結果袁紹自己在城外放火誘敵。待公孫瓚出戰之時伏兵四起,將公孫瓚兵馬殺了大半,退守城中。
袁紹命人挖掘地道直達易京樓下放起火來。公孫瓚自知生還無望,先殺妻女,然後自縊,全家都被烈火焚了。
大勝而歸的袁紹剛回到鄴城,袁術便來進獻玉璽,要將皇位禪讓與袁紹。看著弟弟袁術捧著玉璽躬身站在階下,身側只有兩人隨從,袁紹心中就別提多痛快了。
從小到大,袁術一直因為自己是嫡出而袁紹是庶出看不起袁紹,更沒向袁紹低過頭。就算袁紹做上諸侯盟主之後,袁術也不曾服軟,後來還與袁紹對立。而今天袁術總算低下了那高傲的頭,並獻上玉璽皇位,這讓袁紹怎能不喜?恐怕任何一個敵人的屈服,都不如袁術屈服在自己面前讓袁紹感到爽快。
袁紹知道身為勝利者就要有勝利者的氣度,當著眾文武也不挖苦袁術,還好言勸慰了幾句。不過他那嘴角忍不住的笑意卻出賣了他,看的袁術心中無比刺痛卻又無可奈何。
袁術獻上玉璽和禪讓詔書下殿之後,殿中文武便開始討論袁紹是否要接受禪讓登基為帝。此時袁紹已經佔據冀、青、幽、並四州之地,算是天下第一諸侯。所以多有勸袁紹為帝者。
袁紹比袁術冷靜一些,又有袁術的前車之鑑便有些猶豫。就在眾人討論正歡的時候,有細作來報,曹cāo擁立獻帝劉協許昌復位,自封為丞相,封南燁法師為國師大將軍,劉備為左將軍,孫策為右將軍。袁紹一聽曹cāo、南燁一文一武位極人臣,自己這個諸侯盟主,天下最強諸侯啥都不是當時便急眼了。取過袁術禪讓詔書便登基為帝,改國號為“鄴”。
第四十四回 南燁交州設錢莊 董承內閣受血詔(1)
袁紹繼袁術之後登基為帝,訊息一經傳出天下皆驚。最先得到訊息的自然是與袁紹疆土接壤的曹cāo了。袁紹這一稱帝,曹cāo這個丞相就矮了一頭,不過曹cāo倒是不在乎,反而十分高興。
曹cāo此時坐擁司隸、兗州、豫州和徐州大半,與袁紹一樣佔據四州,是天下第二大諸侯。曹cāo之前一直與袁紹結盟,可是心思深遠的曹cāo也知道將來與袁紹必有一戰。此次袁紹稱帝,曹cāo正好有了與袁紹決裂討伐袁紹的口實。於是第一時間傳檄文於天下,例數袁紹十宗大罪,邀天下諸侯共討袁紹。
南燁剛回交州沒消停幾天就接到了曹cāo檄文。展開一看,曹cāo給袁紹羅列的罪名還真不少。第一條,僭號天子叛逆稱帝。第二條,庇護偽帝袁術。第三條,假造玉璽謊稱天命。第四條,身為盟主攻伐諸侯。第五條,奢侈荒yín殘暴百姓。第六條
說實話,當南燁得知袁紹稱帝的時候還真吃了一驚,歷史上可沒有這麼一出。南燁由此可知自己所熟知的歷史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恐怕今後再也無法準確的預知未來了。不過曹cāo的舉動倒是在南燁意料之中,因為他也知道曹cāo和袁紹之間必有一戰,那便是著名的官渡之戰。
對於曹cāo的檄文南燁暫時並不想理會,因為他正在交州忙著政務。自從治下增加了揚州、夷州之後,需要南燁處理的事情更多,尤其是開發夷州之事,很多都需要南燁親自定奪。南燁也想將開發夷州作為一次練兵和試驗,為rì後海外殖民做準備。
除了忙不完的公務,南燁還在同時籌備著與大小喬的婚禮。如今江東二喬都被南燁的才智和交州的繁華征服了,喬公一家也到了交州,婚事自然被提上了rì程。雖然說納妾比娶妻禮數要少,可是一次納兩姐妹進門,南燁還是頭一次,自然不想虧待二人,少不了jīng心籌備。
公事私事一起忙的南燁沒工夫搭理曹cāo,便回書一封,表示在jīng神上支援曹cāo討伐偽帝袁紹。但是由於交州交州剛剛出兵打過袁術,需要休兵養民,所以就不參與袁紹討伐戰了,希望曹丞相可以理解。同時南燁還表示,只要修養生息一段時rì,一定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