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部分

司馬雋之孫,京兆尹司馬防之子,曹操主簿司馬朗之弟。

不知是不是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的原因,司馬懿也與諸葛亮、龐統一樣不願出仕曹操。曹操召他到府中任職時,司馬懿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行動。曹操不信,竟派一刺客前去試探。刺客潛進司馬懿府中,以刀指之。司馬懿猜到是曹操有意試探,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痺一般。刺客只能回報曹操道:“司馬懿確實有病!”

司馬懿糊弄的了刺客,卻糊弄不了曹操。沒過兩日曹操直接遣人傳旨再次徵召司馬懿,並對傳旨使者道:“若再不來便將他抓來。”司馬懿聞知此言再不敢裝病,只得出仕曹操。

第五十二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

曹操除了啟用司馬懿之外還招攬了一批文臣、武將。麾下文武齊備,兵精糧足的曹操此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便是揮大軍南下,一統江山。

對於南征之事,曹操麾下文武態度不一。武將一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大顯身手再立新功。文臣則建議曹操繼續休兵養民靜待天時。荀彧勸曹操道:“如今民心思定,主公坐擁半壁江山,當順從民意,施仁政於四方,布軍士於邊疆。若能如此,劉備、劉表、孫權之流不敢來攻,必起內亂。那時主公揮軍南下可一戰而定。”

夏侯惇聞言道:“近聞劉備在新野每日操練士卒,孫權又破黃祖有趕超劉表之勢,此時不圖必為後患,可乘其尚未坐大早早圖之。”

曹操知道這二人所言基本上代表了麾下文武的兩種看法,荀彧之計雖說穩妥卻不知要等到何時,夏侯惇所言卻正合曹操心意。古人普遍壽命不長,如今曹操已然四十有餘,他也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一統。遂不聽荀彧之言,決定發兵先討劉備。

做出南征的決定倒不是曹操狂妄自大,而是曹操有這個信心可以一舉平定南方。其實曹操的心態很好理解,只要玩過策略類遊戲都能明白。這就好比一個玩家佔領了一半的地盤和資源,而另一半地盤還處在六方勢力分裂的狀態。此時佔據絕對優勢的玩家自然想要儘快將剩餘勢力剿滅贏得遊戲,而不是等著六方勢力火拼再趁亂進攻,因為有等的工夫遊戲已經可以結束了。

曹操命夏侯惇為都督,樂進、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先攻新野劉備。在曹操看來,十萬人馬已經是劉備人馬的數倍,完全可以碾壓劉備。

荀彧見曹操執意發兵勸諫道:“劉備有關、張二將相佐,又得諸葛亮為軍師,元讓將軍若去切不可輕敵。”

夏侯惇道:“劉、關、張三人手下敗將而已,諸葛亮無名村夫如同草芥,何足懼哉!我願一陣生擒劉備,活捉諸葛,將二人首級獻與丞相。”

曹操壯其言,不由笑道:“我便等你捷報,以慰我心。”夏侯惇聞言辭了曹操,領兵直奔新野而來。

卻說劉備自從得了孔明待之如師,孔明則盡心竭力協助劉備操練士卒教演陣法。以前關羽、張飛訓練士卒主要以訓練體能和搏殺技巧為主,而諸葛亮訓練士卒則強調令行禁止和行伍配合。兩種訓練方式並無強弱之分,只能說關羽、張飛的訓練側重於單兵作戰能力,而諸葛亮的訓練則側重於軍團配合。

諸葛亮強調操練陣法也是因勢利導,因為在劉備麾下有兩部分兵馬,一部分是從徐州就開始追隨劉備的老兵,一部分是新野招募的新兵。那些老兵常年被關、張二將操練又經過無數血戰,體能、技巧已然沒有什麼提升的餘地,戰陣配合卻還可以提高。而那些新兵要想短期內提升體能、技巧並不現實,諸葛亮讓他們遵守軍紀互相配合卻能夠迅速形成戰力,不至於臨陣脫逃。

劉備對於諸葛亮的訓練方式十分佩服,關、張二將卻不以為然,覺得諸葛亮的戰陣都是花架子,雖然整齊好看卻沒什麼實用價值。諸葛亮也不給二人解說,只是加緊訓練。

這日探馬來報:“曹操遣夏侯惇引兵十萬殺奔新野而來。”

張飛向來好戰,聽曹兵到了不憂反喜,對關羽笑道:“這次可讓那孔明前去迎敵,看他有何本事。”

話音剛落劉備便遣人來召二人議事。劉備見了關、張二將道:“夏侯惇引兵到來,如何迎敵?”

張飛道:“孔明大才可當十萬大軍,兄長遣他前去便是。”

劉備聽張飛在一旁說怪話,瞪了他一眼道:“智策全賴孔明,勇武還需二位賢弟,你若推脫,我便不讓你出戰。”

張飛嘴上雖說讓諸葛亮出戰,心中卻盼著與曹軍爭鋒,一聽劉備不讓自己出戰,當時便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