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燁沒想到面前兩個史上無名的下將竟然還都是忠臣。不過南燁知道這世上恩將仇報的事也不是沒有,他不明白郭嘉如何判斷泠苞就是詐降。南燁有自己的判斷方法,直接對泠苞施放了控人技能,結果泠苞只是愣了一下,根本沒有被南燁控制,這更坐實了郭嘉的判斷。
南燁微微一笑問郭嘉道:“奉孝怎知泠苞詐降?”
郭嘉道:“鄧賢望泠苞皆是怒意,泠苞看鄧賢盡是讚許,由此可知端倪。”
南燁聽郭嘉解說馬上反應過來。忠臣看降將心中發怒,這很好理解。可是降將看忠臣讚許就說不過去了。假如降將贊同忠臣的做法就應該也做忠臣才對,既然不做忠臣又羨慕忠臣,眼神應該是愧疚不敢對視才對。讚許的目光只有忠臣遇忠臣時才會出現,照此推論泠苞自然是忠心劉璋故意詐降。
郭嘉雖然沒有南燁的技能,卻也能看透人心,不愧是頂級謀臣。南燁微微點頭道:“鄧將軍既不願降,我也不能輕放,否則引兵再來只會令我士卒損傷。還請鄧將軍在我營中委屈些時日,待此戰結束再放將軍回家團聚。至於泠將軍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攻打犍為之事不勞將軍費心,將軍便陪鄧將軍一起在我營中做客,免得鄧將軍一人寂寞。”說罷便命士卒押二人出帳軟禁起來。
泠苞、鄧賢都沒想到自己會是這個結果,更沒想到截然不同的選擇竟然會造成相同的結果,一時間都有些錯愕,直到出帳才反應過來。南燁在帳中就聽到帳外傳來二人的爭吵之聲。
“你這無恥小人,我算錯看你了!”這個聲音顯然是鄧賢。
“賢弟,你真冤枉我了。”這個聲音顯然是泠苞。
“你賣主求榮有何冤屈”鄧賢的話音漸遠,看來南燁把他們放在一起作伴對二人也是一種折磨。郭嘉還當南燁故意如此,在一旁笑彎了腰。
泠苞、鄧賢雙雙被擒,自然有逃脫士卒報到城中。劉璝、吳蘭聞報大驚,要知道斬將容易生擒難,趙雲、楊雄兩個先鋒就生擒了自己這邊兩員大將,還招降了大半士卒,這讓劉璝、吳蘭不由驚慌。
劉璝、吳蘭再不敢出馬與南燁交戰,城頭高懸免戰牌,遣人往成都求救。劉璋得知折了二將,也是驚慌失措,聚眾人商議對策。可惜幾名上將都遣往北地防備張魯,一時間也不知要遣何人禦敵。
長子劉循出班道:“兒願領兵前去守城。”
劉璋見兒子願為自己分憂十分開心,可是又不放心,便問眾將道:“我兒肯去,當遣一人為輔,不知何人願往?”
吳懿出班道:“末將願往!”
劉璋見吳懿願去當時大喜,吳懿的妹妹嫁給了劉璋的三哥劉瑁,算是劉璋的心腹之人。有他與劉循同往,劉璋放心許多,又調派三萬人馬給二人同去守城,也不指望二人建功,只要守住城池待南燁、張魯一人退兵,便是大功一件。
劉璝、吳蘭見劉循兵到接入城中,劉循問二將道:“南燁近日可曾攻城?”
吳蘭道:“不曾攻城,只是在外打造器械,偶爾城前搦戰,我等只是不應。”
吳懿道:“南燁意在速戰,故而誘我等出城。我等切不可中其奸計,任其打造器械便是。待其造好器械攻城之時,張魯之圍已解,北面大軍一到,南燁必退。”
劉循也知吳懿所言是穩妥之計,便安排人馬守城,四人分守四門。吳懿照顧劉循給他兩萬餘兵馬,其餘三人只用一萬餘人守城。劉循年少,血氣方剛,並不想讓吳懿關照,可是卻拗不過吳懿、劉璝、吳蘭三人苦勸。最後劉循決定親守正對南燁的南門,否則就要減兵。吳懿三人也拗不過劉循,只好如此安排。
第五十四回 入南中張松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7)
南燁對於強攻城池一向無愛,因此打下泠苞、鄧賢兩座大營之後便駐紮營中打造霹靂車。蜀道難行,交州製造的霹靂車運送不便,所以南燁還要現做才行。眾將不用親手打造器械,每日無事便到城前叫罵。能誘守將出城來戰最好,不能誘敵出城也無所謂,全當消遣。
劉循增兵之時,恰巧典韋領著幾個親衛在城前搦戰。典韋就帶了幾個人來,見劉循大軍一到,自然是有多遠跑多遠。就算典韋再勇猛,也還不敢憑著幾騎和三萬大軍叫板。
南燁聽典韋回報城中增兵,便命人打探,這才知是劉循來援。假如來的是旁人,南燁並不擔憂,不過劉循就有些麻煩。
益州民心思變,有心投降南燁的不止張松、法正,城中若是尋常武將,在霹靂車的攻擊下很有可能開城投降,但是劉循作為劉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