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所以合攻之事並不靠譜,只會產生爭執。
三面圍攻倒是個好主意,可是攻城也分強攻、佯攻,通常都是佯攻兩面,強攻一面,可是誰強攻,誰佯攻又成了問題。佯攻者出力而無功,必然不會用心,如此一來分散不了城上兵力,強攻者也拿不下城池。到頭來恐怕竹籃打水一場空。
魯肅提議攻城之時便想到有這一幕,於是出言問道:“敢問國師,若三家合力攻城,城破之後,許昌該歸何人所有?”
南燁早就想到有人會提出戰後利益分配的問題,也知道這個問題最不好回答。此次既然是孫權提出攻城,南燁認為他必然有所準備,於是將皮球又踢了回去,對孫權、魯肅笑道:“仲謀、子敬有何高見?”
孫權聽南燁問起便按魯肅之意答道:“依我之見不妨三面攻城,誰先攻破城門兵入許昌,此城便歸誰所有,如此最是公平。”
南燁聞言不由點頭,覺得孫權的主意還不錯。這麼一來三家就沒了強攻、佯攻之分,為了得城都會盡力強攻,破城的機會也最大。南燁轉向劉備一邊問道:“玄德公與孔明先生以為如何?”
諸葛亮這回不等劉備看自己便先出言道:“吳王所言極是!三家兵馬甚眾,合攻一面反而調撥不開,號令也難統一,不如三面圍攻,各自盡力。”
南燁知道諸葛亮的意思完全可以代表劉備,便約定明日辰時,三家一同出兵,三面攻城,破城者得許昌。
等劉備、孫權出帳離去,郭嘉突然笑道:“國師之前還道魯子敬忠厚,看來國師的識人之術也有失常之時。”
南燁不明白郭嘉為什麼這麼說,今日魯肅只不過提出了一個關於利益分配的問題,而孫權不過是給出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答案。於是南燁疑惑道:“奉孝何出此言?”
郭嘉笑道:“國師以為明日攻城孫仲謀會盡力否?”
站在南燁身後的典韋道:“他若想得許昌必然盡力。”
郭嘉搖頭道:“孫仲謀援兵才至尚無器械,如何盡力?明日必然佯攻。國師與關中王便是盡力也難破許昌。徒勞折損人馬而已。”
典韋聞言不由怒道:“他安敢如此欺人!”
南燁發現郭嘉所言不無道理,便皺眉道:“既然如此,明日我等也佯攻便是。只是不知玄德能否看破此計。”
郭嘉笑道:“國師何必多慮?有孔明在側,玄德公豈能不防孫仲謀?不過國師還當遣人知會一聲,以固兩家盟好。”
南燁聞言便命周倉到劉備營中一趟,告知劉備明日不必強攻。周倉進入劉備中軍大帳之時,諸葛亮也剛剛囑咐完劉備明日佯攻之事,還沒等劉備想到遣人知會南燁,周倉便先到一步。
劉備聽完訊息謝過周倉送他出帳之後感慨道:“國師真仁義也!”
關、張二將在劉備身後聞聽此言不由點頭。諸葛亮卻若有所思,他覺得南燁不論是真的仁義,還是看透了孫權之計又來拉攏劉備,都值得尊敬。這更加強了他聯合南燁的決心。
次日天明,許昌城下旌旗飄揚,三路人馬齊動擺開了陣勢。衝車、雲梯、井闌、吊斗數不清的攻城器械被推到了陣前。若不知內情者,絕對看不出三家人馬只是擺擺樣子,肯定以為今日就是決戰之時。
什麼是佯攻?說白了就是假裝攻擊,目的是令敵方判斷失誤,掩護主攻力量。而佯攻的最高境界當然是以假亂真,令敵方誤以為是主攻才好。孫、劉、南三家此時擺出的佯攻陣型不但要迷惑城中曹軍,還要迷惑友軍,其聲勢自然浩大非凡。根本沒人能看出三家各留餘地,便是城中李儒也不行。
李儒得知三路人馬攻城早已不在府中安坐,而是與夏侯尚並立城頭,望著城下南燁人馬。城東的劉備自有夏侯德應對,城西孫權則是交給了曹彰、鄧義。李儒只需要關心最強的南燁就夠了。
夏侯尚見李儒眉頭緊皺出言問道:“我等是否要動用那件器物?”
李儒知道夏侯尚說的是什麼,那是他經營許昌多年準備的秘密武器。劉備、孫權幾次來攻許昌都沒逼李儒使出這件武器,可是這次南燁的加入讓李儒意識到不能再留底牌了。
第五十六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7
南燁可不知道城中的李儒給自己準備了一份大禮。他的技能可以探測城中的人員部署卻無法探知兵刃器械,當然那些屬於寶物的兵器除外。
劉備、孫權更不可能知道李儒的底牌,而他們麾下計程車卒甚至不知道這只是一次佯攻。三家士卒高舉著盾牌,推著衝車、雲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