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指點下,參觀了美國的一間假髮工他還了解到, 原先購買假髮者,多是禿頂者與藝人 (做演出道具)。戰後,美國出現一批 新潮青年,他們憤世嫉俗,追求怪異,漸漸流行起假髮來。劉文漢初時並 未留意,經那位美商的“點破”,他果然在街頭髮現不少青年戴假髮。在舊 金山,戴假髮的青年比比皆是,許多男青年披著女士的長髮招搖過市。舊 金山是嬉皮士運動的發源地,這批青年,被老一輩人稱為“垮掉的一代”。 劉文漢以商人的敏感,意識到假髮業前景可觀。60年代,嬉皮士運動 蔚然大觀,波及世界,香港的假髮業也由此進入全盛。 假髮之父 劉文漢趕回香港,準備大幹一場。然而,香港的市場,沒有假髮出售, 這意味著,香港沒有一家假髮工廠,沒有一個假髮人才。對劉文漢來說, 既有利,又不利。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文漢得知油麻地有一個假髮師傅,專替粵劇演員 製做假髮及假須,但具體在哪條街,哪條巷,就不清楚。 劉文漢馬上過海去九龍,在油麻地的大街小巷竄來竄去,無人知道有 這麼一個人。劉文漢跑了3天,一無所獲,連油麻地外圍都搜尋了一遍。他 猛一想,覺得應該去戲社向粵劇演員打聽,就急忙往回趕。 劉文漢正碰到一個倒垃圾的婦女。那時香港還未流行用塑膠袋裝垃圾, 而是用老式斗箕。這婦女的斗箕裡盡是散發,劉文漢靈機一動,該不是假

… 頁面 153…

發作坊的吧?上去打聽,果然就是!劉文漢隨這婦女拐進一條陋巷,終於 見到香港絕無僅有的假髮師傅,這位師傅帶兩名女工,精心製做假髻。 劉文漢請假髮師傅上茶鋪喝茶,向他提出要訂購他製做的假髮,一個 月至少500個,並且多多益善。 劉文漢原以為他會驚喜若狂,準知,假髮師傅一愣怔:“你瘋了?”他 用教訓的口氣說:“你以為做假髮像剃頭那麼快?做一個假髮,要花3個月 的時間!你懂嗎?” 看來做假髮經銷商的希望會落空,只有做製造商了。劉文漢再去假髮 作坊參觀,仔細觀察他們的製作過程,發現許多地方可改進。如果採取美 國的那種現代生產方式,可節省不少勞力,工效會大大提高。不過香港勞 務便宜,採用半機械、半手工的方式,可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劉文漢要求假髮師傅給他一名女工,“我要使她成為一名現代生產方式 的假髮技師”。劉文漢談他的構想,假髮師傅認為是天方夜譚,但他還是成 全了劉文漢,讓他挑了其中一位年輕的、文化稍高的女工。 劉文漢火速從國外購進製造假髮機器,與這名女工一起研究改進製做 方法。3個月後,劉文漢在山寨工廠租了一塊場地,亮出假髮工廠的牌於, 女工也增加到30名,她們都迅速掌握了新的製做方法。 劉文漢因沒有做成假髮經銷商,與那位美國商人夫去聯絡。美國號稱 馬背上的民族,流動性極大,只是口頭協議,雙方都不必承擔什麼責任。 劉文漢看好假髮的銷路,但有一間工廠絆腳,他不可能親赴美國推銷。 產品正源源不斷產出。劉文漢拿著各種髮型的假髮樣品,來到連卡佛 總部。連卡佛是香港最大最悠久的百貨公司,兼營進出口貿易。劉文漢走 進貿易部辦公室,把樣品拿出攤在桌面上。辦公室的數位職員立即圍過來 看,經理問:“這都是哪裡來的?” “香港。”劉文漢簡潔地答道。 “不,絕對不可能。”經理說道,“品質這麼優良的假髮,只有法國才 能製造,一定是歐洲產品,據我所知,香港沒有一家假髮工廠,更沒有制 造假髮的人才。” “我就是。”劉文漢自信又自豪地說,向他介紹他的假髮工廠,談他赴 美“獲取靈感”的奇遇。經理對劉文漢的假髮製品十分滿意,立即簽了合 約,每月訂購假髮100個,每個500港無。 這個價格,比法國製品的價格低2/3。而劉文漢生產假髮的成本,每個 只需100多港元,盈利高達3倍以上! 劉文漢在接受傳媒採訪中笑著說道:“從這時起,我們的生產起飛了, 數以千計的訂單像雪片飛來。一年時間內,香港出現了300家假髮工廠,僱 用工人數千名。香港差不多在一夜之間,成為世界製造假髮之都。這時香 港的假髮熱,活像當年的美國淘金熱。” 劉文漢當選為香港假髮製造商會主席,獲得香港假髮之父的榮譽稱號。 劉文漢獲此殊榮,不僅僅因為他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