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僅維持原有船隊規模不變。 有人說,許受周是在上海船幫的夾擊下,敗陣逃岸的。許氏家族是否 真就“敗陣”?要待數十年後才見分曉。 上海船商名聲鵲起,許氏川昌漸漸沉寂,這是公認的事實。 在上海船商中,最先贏得巨大聲譽的當屬董浩雲。許退董進,50年代 未,董浩雲取代老船王許愛周,成為新一代船王。在董浩雲事業的鼎盛期, 他共擁有130餘艘輪船,總噸位逾1千萬噸,相當於全蘇聯的商船隊總噸 位的一半多。 因董氏的公司曾在臺北註冊,本人曾持有臺灣身份證,故未獲得英皇 室的授銜封爵。但他與英皇室及內閣均保持良好關係。1981年,董浩雲訪 美,受到里根總統的接見。董氏還是摩納哥王國駐香港名譽領事。 到70年代,包玉剛的環球集團迅速崛起。包氏、董氏同時被國際航運 界列為“世界七大船王”。 美國《紐約時報》稱董浩雲是“世界最大獨立船東”。董浩雲靠什麼而 成功的呢?這就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地球表面3/4是海洋,我們應該有信心征服海洋。” 熱心教育 董浩雲終身從事航運業,他認為:“船隻不僅可以運載貨物,還可以作 為交流思想的工具。” 1970年9月,董氏斥資320萬美元,買下退役的豪華郵輪伊麗莎白皇 後號。隨後投入600萬美元進行內裝修,將它改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 同管理的“海上學府”。 1972年1月9日,當改造工程即告竣工時,泊在香港海港的3。8萬噸 級巨輪不幸失火,被毀沉沒。其後打撈出水,拆卸當廢鐵出售。該船已投 保,董氏以所得保險費作為股金,成為英國保險公司大股東。 海上學府夭折,董氏痛心疾首,但投資教育之志不泯。之後,他購入 美國一艘萬噸級的較小郵輪大西洋號,改造成“宇宙學府”。宇宙學府附屬 美國匹茲堡大學,董氏教育基金會提供獎學金,東方海外負責營運。董氏 為宇宙學府董事會主席,教授來自40個國家的著名學府,學生則是從亞洲 各大學裡遴選的優秀生。 宇宙學府周遊列國,有助於學生開拓視野,加強與各國文化的交流。 每期學生約500名,專修文理各科。

… 頁面 10…

1980年6月23日,董浩雲獲美國成就學院金碟獎。 董浩雲在香港,有兩件事最為轟動:一是海上學府——伊麗莎白皇后 號毀於大火;二是董氏致香港傳媒的一封公開信,輿論界就“董浩雲與包 玉剛,誰是真正的世界船王”鬧得沸沸揚揚。 有關詳情,本書將在第三十章涉及。

… 頁面 11…

第二十九章趙氏曹氏初衷不改不同航 香港的五大船王,有兩位鮮為內地人所知,他們是華光航運的趙從衍、 萬邦航運的曹文錦。趙氏曹氏均是上海人,他們在香港從事航運業的目的, 都是看好“會流動的資金”——船。他們的勢頭壓過老船王許愛周,並且 先於包玉剛下海。他們兩家的船合起來,相信不比航運較發達的大國少。 他們為何不同航? 上海的淡出與香港的進取 香港第22任總督葛量洪 (1917年至1958年)在回憶錄中說:香港“復甦較快的因 素是由於中國回流香港的大量勞工”,“香港經濟的重建主要是得力於上海人帶來的 資本和工業技術”。 香港淪於日治較上海晚幾年。30年代後期,上海有一大批工廠遷往香港。抗戰勝 利後,有少量工廠遷回上海,但馬上內地內戰烽煙四起,大部分工廠就暫時留在香港。 解放戰爭中,隨著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愈來意多的移民和資金流入香港。高嶺期以 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為起點,在9個月裡。有75萬人從水陸兩路湧入香港,1950 年,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之後,仍有移民越境入港。 移民中,以上海人文化素質和商業素質最高,他們多是銀行家、工商資本家、公 司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隨老闆而來的),另有少量的官僚譬吏及文 化教育界知識分子。據 《廣州百年大事記》,1949年8月11日流入港澳的黃金估計達2 萬兩,一週內已達五六萬兩之多。這之中,流入香港的黃金肯定較澳門多。這一時期 為廣州解放前夕 (10月),流入的黃金以廣州人的居多。上海解放為該年5月,上海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