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家族的傳記披露(可參 閱寄丹著、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報業豪門——胡文虎、胡仙傳》):胡仙還 是胡文虎的養女,箇中原因,一是胡仙聰明伶俐,深得胡文虎喜愛;二是 胡仙具有大學學歷。 家族報業分配如下:胡蛟分派新馬泰,主理《星洲日報》、《星檳日報》、 《星暹日報》;胡好因空難喪生,其兒子胡智東分到香港英文《虎報》;胡 仙得《星島日報》、《星島晚報》。 遺囑內容不詳,但胡文虎的用心卻十分明顯,他要子女繼承他辦報, 而疏離藥業。比如,胡文豹的長子胡清才,名義上是星馬系星報業有限公 司董事長,但三家報館的社長卻是胡文虎的兒子胡蛟。這樣,胡清才實際 許可權只在藥業。 翻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星島報的頭版,廣告汗牛充棟,而萬金油卻杳 無蹤跡。這說明:胡氏家族已分家產,至少是星島報不再為銷藥而出報。 家族遺風斷了一脈,行家認為:這樣也好,報紙本應該具有獨立性。 胡文虎生前,常用老話告誡子女:“疏離政治,不談主義,在商言商, 辦報圖利。”胡文虎確實做到這四言真經,他賺了錢,亦名氣赫赫。據考, 他未獲得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榮譽。 胡文虎的子女們,是否能做到這點? 眾所周知,緊跟政治,報紙和報人都能比較快地出名。胡文虎的宗旨 是圖利不圖名。長子胡蛟似乎有些圖名之嫌。當然,貼近政治的動機可能 是多方面的:自己不想圖名,但要為報紙揚名;出於商業利潤方面的考慮; 真正受理想、主義的驅使。 胡蛟主管星馬系三家報紙,開始都能恪守父訓。一年後,胡蛟聘請李 星可擔任 《星洲日報》主筆,每日一篇社評——評價時事政治及星馬社會 問題。《星洲日報》將辦報宗旨題於報頭:“唯一能替華人社會服務,唯一 能替華人說話”。
… 頁面 37…
該報鮮明的政治傾向很受當地華人歡迎,發行量節節上升,成為當地 第一大報。《星洲日報》批評的矛頭,不僅僅限於社會底層,有時直指新加 坡、馬來西亞政府。 1966年,胡蛟又創辦英文《東方太陽報》,李星可兼這邊的主筆,一週 提供一篇社評,其他日期的社評則從《星洲日報》譯轉。 1971年,新加坡發生“五月事件”,胡蛟被政府列入這起政治事件中的 嫌疑人,指控他是“來自香港的中共方面人員,接受了周息0。1%的貸款港 幣720萬元”、“抨擊政府”等。胡蛟對政府的指控無法提出反駁,《東方太 陽報》於5月16日停刊。不久,《星洲日報》被外人接管。 現在談談胡好的兒子胡智東。他主管的是香港英文《虎報》。因是英文 報,影響不了佔香港總人口的大多數,而少數洋人讀者和華人精英,又不 會輕易受其影響。《虎報》談不談政治都無關緊要,讀者少,報紙沒多少利 潤。 真正能吃透先父遺訓的當屬胡仙。香港奉行西方式的言論自由,無論 偏向哪一邊,宣揚什麼主義都允許存在——只要報刊不觸犯法律。 因此,香港辦報,政治風險不如東盟各國大。但是,報紙政治傾向明 顯,就可能會被讀者認為不客觀,勢必影響銷量。 香港的政治氣候,受內地與臺灣的影響最直接。因地理等原因,香港 尤對內地的政治氣候敏感,有個報人開玩笑道:“北京打個噴嚏,香港都要 感冒3天。”40多年來,內地、臺灣的政治風雲動盪起伏變化均較大,星島 報能保持中立,確實不易。 正因為胡仙做到這一點,星島集團才有今天這般輝煌的成就。 危難受命 胡仙生於1932年,家境富裕,又深為胡文虎喜歡,胡仙是含著金鑰匙 成長的。 胡仙少年時就開始寫文章,常去父親的報館玩,對報紙並不陌生。1951 年,胡仙進香港聖士提反女校讀書,她性格內向嫻靜,喜歡文學、繪畫、 工藝品,她的理想是做一名作家或畫家。她熟悉報紙,但並不熟悉報業, 也無此興趣。如果不是三兄胡好死於空難,香港華文星報的重任,大概不 會全壓在一個少女柔弱的肩膀上。 有記者問她,在校讀書時,是否想過將來要經營星報這樣的大企業。 胡仙說: “沒有,當時一點都沒想到,也沒興趣。但是後來父親去世了,我一 ‘跳’下海20多年了,開始時學了幾年才摸出一點門道來。” 胡仙受命於危難之中,她接手星報,正是香港星報第二次危機影響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