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市公證處公證的權威證據,以及三位著名法學專家的對本案的論證意見。但令人遺憾的是,2002年10月28日,北京二中院刑事庭還是做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的決定。

2002年7月3日,我依有關程式向北京二中院提出申訴後,立案庭依法立案,有關法官也找到我和我的代理律師作了調查,如今,又是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我一直在靜靜地等候法院的訊息。2004年6月,當我的律師多次向北京二中院負責此案的法官詢問案情時,對方卻稱早就發出裁定結果了!還說收沒收到已與他們無關後來,直到2004年10底,還是代理律師周劍英上門索要了一份,此時,這份遲到的法律文書已與法定時間相距近兩年了。我知道,這場官司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早就下了決心,不管訴訟之路如何艱難,一定要將這場官司打到底。否則,對新聞記者這個神聖的職業就是一種褻瀆。

2004年春節期間,在又一次搬家時,我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的電話通訊錄。這是一本印刷精製的小冊子,裡面全是當時整個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及所轄部門的工作人員名錄和通訊電話。就像一個久在外面漂泊的流浪兒在遙遠的江湖突然見到家鄉的某種物品一樣,我的心頭陡然湧出一股複雜的感情,儘管那其中有諸多的辛酸和苦澀。此時從窗外正鑽入一股凜冽的寒風,我不顧刀鋒樣的寒風颳得雙手生疼,為了看得更加清楚,特意開啟了電燈。我擎起手來從頭開始,一頁一頁向後翻,那上面有多少我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和電話呀!尤其是《南方都市報》的通聯:魏東、劉慶、邱小紅、曾華鋒、王青草、羅斯文

突然,我從那一長列熟悉的名字和電話中,又看到了我和鄧世祥的名字,更看到了在我們的名字後面的那個傳呼機號碼:石野,傳呼,95961——25971;鄧世祥,95961——25970。我又不由仰天長嘆,百感交集!唉!如果不是那次報社領導安排我們前去暗訪,如果不是我們經歷了一次生死歷險,如果不是在暗訪中我們的傳呼被搶,如果不是我們一起去配置了中文傳呼,如果我們當時不共用一個密碼,如果鄧世祥沒有告訴陳良琴我們的傳呼號碼,如果陳良琴沒有打通我的傳呼,如果我不去多管閒事,也許我走的會是另一條路,我過的也許是另一種生活

我這樣做對嗎?我經常在黑夜裡痛苦地詰問我自己:我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呢?我幾乎每天都在反思這個問題?但答案總是在黑夜裡,在我的噩夢之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十一章 繆斯女神的禮物第87節 流浪京都(1)

就像當年巴黎成為西方文人墨客心中的伊甸園一樣,作為國人首都的京城早成為追求文學藝術的年輕人尋夢、圓夢、浪漫理想化的衍生地,這一方厚重而熱烈的土壤,自古以來總是令尋夢者趨之若鶩,更讓我這落魂者牽夢縈了太久太久。

早在十多年前的1990年,當時因家庭極度貧困而不得不輟學的我,一邊在建築工地裡辛苦地勞作,每天以長達十幾個小時的代價換取5元的微薄工資,同時我像擠牙膏似的從牙縫間好不容易擠出了一筆錢,報名參加了北京《人民文學》雜誌主辦的“文學創作函授班”。我太熱愛文學了,極度貧困的生活和痛苦壓抑的精神,使我每天惟有以文學作為全身心的寄託。作為函授班學員,我的兩篇小說得到時任《人民文學》副主編馮夏熊先生的青睞與賞識,這年9月,我被通知參加《人民文學》在北京西山為函授班優秀學員舉辦的一次小說筆會。當我懷揣著母親東借西湊來的一筆血汗錢,從老家千里迢迢趕往京城。到京後不久,職我突然發現夾在一本《閱微草堂筆記》裡幾張薄鈔不見了。我大驚失色,這筆微不足道的錢,不但有我回去的路費,更有我這7天的伙食及住宿費用呵!為期七天的筆會結束,我在北京舉目無親,不由心急如焚。

這時,時任《人民文學》雜誌社總編室主任、負責此次筆會的王勇軍老師,獲知我的窘況後,當場掏出200元錢交給我,說:“小兄弟,你不要急,《人民文學》就是你的家,有困難我們都會幫助你的,這錢拿著作路費吧。只要你努力奮鬥,日後一定大有作為的啊”我接過錢,一時竟無語凝噎。

在王勇軍老師的幫助下,我順利返回家鄉。一個月後,正好碰到南海艦隊來我家鄉徵兵,我積極報名應徵,並於當年12月穿上了蔚藍色的海軍軍裝,懷著一腔報效祖國守衛邊疆的沸騰熱情,來到南海邊陲的北部灣海防,從此開始了我畢生難忘的軍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