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離得近了後已經看清是誰了,見他是奉旨過來,連忙說道:“啊呀,怎麼勞煩楊大人跑這麼遠過來接我呢!皇上也真是的,搞這麼隆重幹嘛。”
迎接鍾進衛的一眾人聽了,不由相對無語。要是普通人敢這麼說的話,這裡面不少人估計會上本彈劾。但鍾進衛說了這話,他們就當沒聽到了。
“皇上得知中興侯為國積勞成疾,特賜御駕於中興侯乘坐。”楊鶴一邊說一邊指著不遠處的一輛黃色大車道。
這回輪到鍾進衛無語了,崇禎皇帝這麼做,會讓自己招人嫉恨的。
“我何德何能,竟然受此恩賜,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啊!”鍾進衛連忙推辭道。
他打定了主意,雖然崇禎皇帝是好心,但這車還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
誰知楊鶴卻正色地對鍾進衛說道:“中興侯,你休要謙虛了,你的功勞足夠大,皇上才會如此重視你!”
見鍾進衛一臉茫然的樣子,楊鶴就再說道:“中興侯此番的功勞,讓大明看到了解決建虜的可能。如果由中興侯來說,五年平遼,大明沒有人會不相信。從萬曆年間以來的遼亂,終於有了平息的曙光,又有誰會不激動呢!中興侯,您說此次的功勞是不是很大?”
雖然他們不知道建虜最終奪取了大明的江山,但歷經三朝的遼亂一直不能平息,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被建虜攻進關內,差點就打下京師,朝廷為此傷透了腦筋,卻基本上奈何不得建虜。
之前雖也有過對虜勝利,但那種勝利的影響根本不能和這次比。想以往歷史上的時候,金國也曾對北宋發動了突襲戰,從而滅了北宋。要說北宋的國力就那麼弱,自然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因為大意而丟了都城,從而把皇帝和滿朝文武都端了。
這次中興侯打的突襲戰也是類似,只是對方的奴酋在外征戰,但還留在瀋陽城的偽官吏都被中興侯一鍋端了。
有此成績,楊鶴也才會有此一說。
第六百二十四章 勳章
但鍾進衛卻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不管楊鶴如何說,那車是絕不會去坐的。
楊鶴沒辦法,只要任由鍾進衛了。表面上他好像是沒有完成聖託,很無奈的樣子。但在其內心,他對鍾進衛的謙虛、認得清底線的做法很是讚賞。中興侯年紀不大,卻知道分寸,不能不讓他暗中豎起了大拇指。
當新軍到達京師時,內閣首輔溫體仁領著文武百官出京師城門迎接,然後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新軍的此次勝利,對京師百姓來說,來得很突然。但又是如此重大的勝利,讓所有的百姓都搶著佔道歡迎,順便看看奴酋的妃子長得什麼模樣。
有的人為了能看上一眼,事先高價競得了臨街的好位置。那些沒錢的則只好半夜爬起來去路邊佔個位置,就算這樣也發生了多起為佔位之事而打架的事件。
這些人滿懷希望而來,最終卻吐血而歸。早知道什麼皇后什麼妃子的長這麼醜,就絕對不會如此大費周章了,回家後還不知道能不能吃下飯,這是個問題。
那些原本嫌棄家裡黃臉婆的人,一下覺得自己家裡這位比什麼皇后、妃子的都要長得漂亮,心裡就滿足了。也因為如此,京師很多原本夫妻關係不好的百姓家,一下變得和諧起來。
大部分京師百姓對威武的新軍投以萬分的讚賞,新軍士卒的精氣神征服了不少旁觀的少女,為以後話劇的編寫者提供了豐富的題材選擇。
但一些有過軍事經驗的人卻和普通老百姓的關注點不一樣,他們注意到新軍基本沒有多少損失,卻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這才是新軍的厲害之處。
至此以後,京師的百姓沒有誰會認為建虜還不可戰勝,沒有誰會以為建虜之亂不能平息,沒有誰會覺得大明的北方不會迎來和平安定的日子。
崇禎皇帝在獻俘儀式結束後,在皇極殿正式接見了鍾進衛,按照慣例走著流程。
在這期間,再沒有一個朝臣不遵守禮儀,朝服穿得端端正正,有痰也是悄悄地嚥下去而不敢再隨地亂吐。規規矩矩地站著,該說話時說話,不該說話時閉緊了嘴巴。
這些都源自於對虜戰事的不斷勝利,崇禎皇帝的威望越來越高。雖然他沒有直接要求這要求那,但無形中的威望卻讓朝臣變得規矩起來。
這些變化,都被崇禎皇帝看在眼裡。雖然以前的時候,沒有一個皇帝會因此處罰朝臣,但總歸是心理不滿的。但誰讓文官集團強勢呢!因此現在這個情況,讓崇禎皇帝暗自高興異常。
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