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得這些。
不過他現在只是在一邊冷眼旁觀,並沒有馬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他記得在歷史上,是大明被建虜打得想和談,但最後沒有和談成。現在因為自己的出現,建虜被大明打得想和談。他想知道,這個和談如果自己不干涉的話,究竟會不會成功?
朝廷現在手中有幾個錢,因此宮中的用度並沒有以前那麼省了。這次的會議又很重要,因此文華殿內多處地方都點著燭火,把文華殿映得很亮。
也因此,文華殿內雖有視力不佳者,但卻沒有受到光線的影響,很快就都看完了孫承宗的奏報和奴酋皇太極的國書。
“諸位臣工,爾等是何意見?”崇禎皇帝見底下臣子都已看完了,就馬上問道。
“陛下,遼東原本就是大明國土,建虜也為大明臣子。但建虜殺我百姓,佔我土地。現在大明強大起來了,就來求和,還妄想冊封為王。臣以為,決不能同意。”工部尚書徐光啟首先表態,一臉的激憤。
戶部尚書畢自嚴一聽,眉頭一皺,也出列說道:“話不是這麼說,打仗是要費錢的。中興侯在白天的時候也已說了,建虜的實力很強,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建虜和大明死磕下去,一是能什麼時候打贏不知道,二是又要為此犧牲我大明無數的將士,浪費原本不多的錢糧。這些事情,朝廷也必須要考慮才是。”
鍾進衛聽得無語,他聽得出來,畢自嚴對建虜的和談是心動了,甚至還把自己之前的說法也搬了出來,作為他的論據。
鍾進衛想開口,但轉念一想,還是先忍住不說。
崇禎皇帝聽到兩種意見,也知道這是在情理之中,就再問道:“其他臣工的意見呢?”
溫體仁作為百官之首,他是一定要發表意見的。只聽他說道:“臣以為,打得贏就打,不用理會這和談。打不贏,或者打得時間太久的話,再和建虜談條件,爭取一個對大明最為有利的條件。”
崇禎皇帝一聽,就把頭轉向鍾進衛,想問他意見,看能否打贏建虜,多久打贏建虜?
可當他看過去的時候,發現鍾進衛就盯著地上,老神在在,好像是在想著事情。
崇禎皇帝見此就沒有打擾他,轉頭看向兵部尚書楊鶴道:“楊卿,你以為和建虜的戰事能在短期內結束麼?”
楊鶴看看周圍的同僚都注視著他,好像他的回答將決定和談不和談。他也是官場的老油子了,那會輕易就下如此重要的結論,馬上就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須中興侯來答最好。對遼東戰事的熟悉,對建虜的瞭解,都以中興侯為最。”
第六百九十一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
鍾進衛見殿內的注意力最終還是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要由自己來答覆這個關鍵的問題。他也就不再裝思考,抬起頭來看著崇禎皇帝,一臉認真而堅決地道:“陛下,臣以為,不管能不能打贏,不管多久時間打贏,都決不能和談!”
在期待鍾進衛能說出幾年平遼的殿內眾人一聽,都有點意外,沒想到中興侯是這樣的答覆。
“中興侯,打仗不是兒戲,可不能意氣用事啊!”畢自嚴一幅苦口婆心地口氣勸道。
鍾進衛一聽,也不等崇禎皇帝反應,轉頭看向畢自嚴,正色地道:“我沒有意氣用事,而是原則問題!”
說完,他重新轉回頭,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遼東原本就是大明固有領土,建虜原本只是大明的臣子。如若最後和談,還仿蒙古冊封其為王,承認建虜在遼東的統治。那麼這種做法就是變相鼓勵大明的臣子去造反,去殺大明百姓,佔大明領土,反正最後打不過還能落個封王,這是大明想看到的麼?”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這麼一說,馬上就想起大明西南局勢的不穩定。雖然之前的土司造反已經被鎮壓下去了,可現在仍有其他土司蠢蠢欲動。要是真如鍾師傅所說,一旦冊封建虜的訊息傳到西南,必然會促使西南重新爆發戰事。
“任何敢造反,敢侵犯大明利益的,哪怕是付出多大成本,都要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鍾進衛說到這裡,轉身面對殿內眾人,提醒道,“前幾天的佈告中寫著,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其實就已擺明了大明的態度,只要有侵犯我大明利益的,就是再遠,付出再多的代價,也要誅滅了他們。”
鍾進衛說完,最後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大明要成為世界上的最強國,就要有這種氣勢,讓宵小不敢覬覦我大明,讓萬國仰視我大明!”
“陛下,中興侯說得極是!這是原則問題,犯我大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