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必須會進行資料分析,統計。總之,涉及到很多學科和基礎設施。”
鍾進衛一口氣把自己理解的內容都說了出來,後世的研究院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吧,鍾進衛不負責任的想到。
崇禎皇帝聽著有點迷糊,就直接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朕聽得不是很明白。但總體感覺這個研究院的人需要懂很多東西,是不是?”
鍾進衛點點頭:“是的,陛下。我家鄉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都是相當於進士出身,或者就是所在行業的頂尖者才可以。”
崇禎皇帝記得,鍾進衛曾經說過,他差不多是舉人出身。這麼一衡量,對建立研究院的信心一下遭到了打擊。
他沉吟了片刻,基於對鍾進衛的信任,請教道:“鍾師傅,朕想搞這個研究院,該怎麼一步一步的做,哪怕朕搞不出來,朕的兒子就接著搞,也一定要搞出來,讓大明子民不再有捱餓的事發生。”
鍾進衛用力點點頭,對崇禎皇帝道:“陛下不用氣餒,臣家鄉的研究院是經過那麼多年發展,屬於頂級的了。現在大明當然不能和臣家鄉去比,但只要一步一步的做,臣相信會很快有一些收穫的。”
“好,鍾師傅,你說。”
“陛下,現在應急的做法是召集全國經驗豐富的老農,在大明兩京十三省分別成立研究小組,進行農作物經驗的互相交流,並推薦各自地區好的農作物進行試種。如果成功,則推廣全省。而後兩京十三省的老農代表帶著各自省份的優勢作物,匯合到京師進行全國範圍交流,試種,推廣。臣以為,這麼做,在幾年內必有所獲。”
這種應急的做法花不了朝廷多少jīng力和經費,做起來簡單,應該沒有問題。崇禎皇帝點點頭,表示認可。然後他關心地問道:“有應急,那麼長遠的做法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數理化
“長遠的做法雖然麻煩,但是最穩定,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知識傳承,而後創新。”
鍾進衛先給崇禎皇帝一個總結,然後開始細說:“第一,開展全民教育,首先都要會讀書識字。這是基礎。只有這樣,經驗才容易累積,才容易傳承。”
全民教育這個事情,之前已經提過一回,而且崇禎皇帝已經答應從國企利潤中撥出教育經費。所以,這個沒有問題。
但在徐光啟聽來,卻是一個天大的訊息。他想插話,卻見鍾進衛在滔滔不絕,只好先忍住不說。
“第二,在全民進行基礎教育後,再進行細類教育,農民就專注學習農業類的知識;商人就學算賬,記賬;木匠就學木匠的知識;鐵匠就學習鐵匠的知識等等。”
鍾進衛知道這裡要強調下,就說道:“陛下,這些學習不是言傳身教,那樣知道的太少,萬一師傅有個好歹,很可能就來不及傳給徒弟。陛下可以想一下,如果上古以來,沒有發明文字。只靠言傳身教的,現在會是什麼樣子,由此可知知識透過文字來傳承的重要xìng。”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按照這個說法,能顯而易見地知道各類手藝透過文字傳承的必要xìng。
鍾進衛並沒有停下來讓崇禎皇帝發表意見,繼續說道:“另外,臣所指的是,這些學習是系統的學習,不但要傳授怎麼做好,而且還要知道為什麼這麼做。這些就必須去學堂才能學到,畢竟一個老農不可能懂那麼多。”
強調完這個內容後,鍾進衛就接回剛才的思路:“這個細類教育分階段,從基礎到複雜,每一個階段之後,就進行選拔,把裡面的佼佼者選取出來進行深造,學習更深奧的知識。如此反覆,最頂尖的那批人進入研究院進行研究,就事半功倍了。”
崇禎皇帝根據鍾進衛的描述想象起來,大明一億五千萬人中層層選拔出各行各業最頂尖的一部分人,然後出來做事,那會做出什麼樣的成就呢,真的很期待。
“好,等國營企業成立後,朕一定會抓全民教育。”崇禎皇帝答應鐘進衛。
“陛下,臣有一事。”徐光啟終於忍不住了,打斷了崇禎皇帝和鍾進衛的對話。
崇禎皇帝這才想起邊上還站了個禮部左侍郎,轉向他,笑著問他:“徐卿,你有何事?”
“陛下,如果在大明進行全民教育,臣懇請陛下加入數學這課。”徐光啟滿臉莊重,誠懇地請求道。
沒想徐光啟也會來湊熱鬧,崇禎皇帝很有興趣,問他道:“全民都學數學,徐卿的理由是什麼,說給朕聽聽。”
徐光啟在去年上《條議曆法修正歲差疏》的時候就想說了,但因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