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漢軍的連日強攻,守軍雖然頑強抵抗,但所有人都知道,濮陽城守不了幾天了。
荀攸是曹操留在濮陽的最高長官,面對困境,他不得不召集陳群、于禁等人商議,決定護著劉協棄城而逃。說是護,其實就是挾持,以避免這個傀儡皇帝落入劉欣的手中。
漢軍攻城一貫採取的都是圍三缺一的打法,也就是日夜圍攻南、西、北三門,卻放開東門不攻。這種情況下,因為守軍會覺得仍有退路可走,通常不會作殊死搏鬥。漢軍這樣的意圖當然瞞不過荀攸這樣的智謀之士,但是漢軍的日夜強攻卻令濮陽城岌岌可危。
荀攸雖然明知道漢軍留下東門一個缺口必有陰謀,但是另外三門攻打甚急,他也只能硬著頭皮選擇這個缺口逃之夭夭,真可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784章 白撿了一場大功
荀攸將棄城時機選擇在黎明前天色最暗的那段時間,他這樣做並不是為了避免引起漢軍的注意。現在,漢軍是不分晝夜地攻城,無論他選在什麼時候棄城,都難逃漢軍的耳目。所以,荀攸此舉防的不是漢軍,而是自己人。
濮陽城中人員複雜,既有曹操的嫡系人馬,又有小皇帝劉協和一大幫前朝舊臣,還有許多兗州的豪門大戶。
曹操的許多親信將領都隨他攻打虎牢關去的,但這些人的家眷還留在城裡,如果聽說荀攸要棄城的話,肯定會哭著吵著要跟荀攸他們一起逃走。且不說荀攸原本就知道瞞不過漢軍,就算能夠瞞得過漢軍的話,這麼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跟在後面,行蹤也會馬上暴露。
劉協肯定是要一起帶走的。但那麼多的前朝舊臣,其心各異,如果被他們知道了很可能會壞事,不過荀攸仍然打算帶上他們,有另外的用途。
至於那些豪門大戶,荀攸就更不放心了。前幾天荀攸下了個命令,通知這些豪門大戶把各自的家丁奴僕派上城頭,這些豪門大戶就頗為不滿,現在要是他們得知自己要棄城的訊息,說不定立刻就會反戈一擊。
入夜以後,濮陽城裡的兵馬調動開始頻繁起來,這些天一直這樣,城中百姓們見了倒也不以為怪。
二更時分,住在濮陽城中的前朝舊臣陸續接到劉協的旨意,召集他們去皇宮議事。這些舊臣為了表示自己的骨氣,堅持只聽劉協的旨意行事,卻不知道劉協只是曹操掌握下的傀儡,他哪裡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聽說是劉協相召,這些前朝舊臣都乖乖地來到了大殿,直等到三更,一個個又困又乏,也不見劉協出來。
四更天,于禁頂盔貫甲,領著一群虎狼之後衝進了大殿,將這些前朝舊臣都圍了起來。群臣大驚,自是吵鬧不休,于禁不理,揮了揮手,讓士兵們將群臣都押上了馬車。這些馬車本來就是大臣們自己家的,現在已經被于禁派兵徵用了,當然徵用後的結果還是讓這些大臣們乘坐。
看到大臣們都被押上馬車,在士兵們的簇擁下向東門走去,于禁才猛然驚覺,脫口問道:“所有人都在這裡嗎?”
他手下的親兵連忙拉住最後一輛馬車,掀開車簾,向坐在車內的大臣詢問了幾句,然後拱手答道:“回將軍,眾人皆在此處,獨缺孔融。”
孔融是大聖人孔子的嫡傳子孫,也是劉協的堅定擁護者,更是當代大名士,這樣的人竟然被于禁給遺漏,他不由懊惱起來。像他這樣的大將,本來不該犯這樣的錯誤,只是由於他心情不好,才會造成一時疏忽。
這次荀攸決定棄城而走,除了劉協和前朝舊臣以外,只帶走了曹操的家眷,不要說跟隨曹操的其他文武的家眷都矇在鼓裡,就連於禁和陳群的家眷也沒有帶走。于禁、陳群二人心中自然不滿,只是作為主事人的荀攸,自己的家眷以及他叔父荀彧的家眷都留在了城中,他們又能說什麼呢。但是于禁心裡明白,只要他們一走,濮陽城的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到時候他們的家眷會遭到什麼樣的待遇,他真不敢想像。
現在再想起這些來已經遲了,于禁咬了咬牙,不再去管孔融,提槍上馬,押解著這些車輛出了東門,向鄄城去了。
其實,像孔融這樣的前朝支持者,在得到劉協的召喚以後,是不敢不去的。但是自從有了上次與糜芳之間有了走私糧食的交易以後,孔府上下大多已經被糜芳收買,還安插進許多幻影秘諜的人。這些幻影秘諜呆在孔府,一來可以藉著孔融的名聲為自己的行動做掩護,二來也可以保護孔融免受曹操的毒害。孔融其實也隱約知道這些人的身份,只是自己的妻兒現在都被扣在襄陽做人質,他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當劉協的旨意傳到孔府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