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將不堪重負,難免要激起民變。
在這方面,後世的隋煬帝楊廣就是個最好的例子。他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開創科舉制度,西征吐谷渾,三伐高麗,可謂文治武功,曠古奪今。然而,終因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馬芸來自後世,當然明白這些道理,也理解田豐的擔憂。但她更知道,現在天下初定,正需要對內示柔,對外強硬來凝聚人心。此時如果不討伐高句麗,不僅會受到高句麗人的輕視,還會讓百姓誤認為朝廷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從這一點來說,無論有多困難,這一仗也必須要打。
但是,田豐和其他一些大臣的擔憂也值得重視。馬芸沉吟半晌,忽然說道:“打不打,咱們還是聽聽天下百姓的意見。元皓先生,你寫一篇檄文,將此次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記載清楚,刊登在大漢快報上,看看百姓的反應再作定奪!”
如果劉欣在這裡,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下令出兵,但是馬芸心思更細膩一些,她想先利用輿論的力量,爭取百姓的支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對外征戰方面,有了民心的支援,也同樣會無往而不利。
這時候,遠在敘利亞的劉欣也已經知道了後方發生的這些事情,但他不能班師。這一次勞師遠征,他不是為了爭奪一城一地,而是為了徹底顛覆大秦政權。大秦帝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都倒在漢軍的鐵蹄之下,還有誰敢輕易冒犯大漢?這場戰爭或許會死很多人,但卻可以為大漢爭取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和平發展的機會,絕對是值得的。
但是,卡拉卡拉並沒有像劉欣希望的那樣大舉復仇,大半個月過去了,敘利亞行省邊境依然一片安寧,外情處設在羅馬的暗探也沒有發現大秦軍隊有頻繁調動的跡象。
其實,卡拉卡拉得知自己的六個軍團全軍覆沒的訊息以後,極其震驚,恨不得馬上派兵剿滅這些遠來的漢人,但是他卻受到了蓋塔的牽制。
卡拉卡拉原有十六個軍團,這一仗就損失了六個軍團,其中還有戰鬥力極為強悍的馬其頓軍團,連馬其頓軍團的指揮官都被漢人殺死了。蓋塔雖然也損失了兩個軍團,但都不是主力軍團。過去,他的兵力是蓋塔的兩倍,現在卻變成了五比三。如果他貿然出兵復仇,萬一再次戰敗,他與蓋塔之間的力量對比很可能會因此易勢,所以他不得不慎重一點。
不算各行省的駐防軍,秦軍仍有八十萬之眾,但分佈在極其廣闊的區域,集結起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他們分別隸屬於卡拉卡拉和蓋塔,也很難做到協同作戰。這也大大地削弱了秦軍的戰鬥力。
另一方面,被漢軍釋放回來的那一千多名戰俘不厭其煩地給同伴們講述著慘敗的經歷,尤其是與漢軍步兵激烈肉搏的那場戰鬥,常常令這些劫後餘生的勇士們在夢中驚醒,也極大地動搖了秦軍的軍心。向來百戰百勝的秦軍士兵充滿自信的臉上,第一次流露出了怯意。
卡拉卡拉召集心腹計議,最終決定繼續按照麴義所獻策略,以逸待勞,在色雷斯、麥西亞、馬其頓這三個行省佈下重兵,將漢軍阻擋在馬其頓行省與亞細亞行省之間海峽的另一邊。漢軍遠道而來,補給困難,待其糧盡退兵之時,秦軍再揮師俺殺,可獲全勝。
劉欣也明白勞師遠征,速戰速決的道理。既然秦軍按兵不動,他就只有主動出擊了。劉欣原先的作戰計劃是在邊境殲滅秦軍的有生力量,然後趁虛直搗羅馬。攻佔了大秦帝國的首都羅馬,就意味著漢軍已經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完勝。
至於大秦帝國的廣大領土,劉欣從來就沒有過非份之想,自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一個行省一個行省地打下去。
所謂鞭長莫及,大漢畢竟離此萬里之遙,在通訊和交通都極其落後的今天,即使佔領了大秦全境,語言、風俗、種族、食物各異,朝廷也難以在此維持有效統治。
可以想像得出來,幾十年甚至只要十幾年以後,當地的貴族、激進分子甚至普通民眾都有可能起來造反,對抗朝廷。這片地方比大漢本土還要廣闊,此起彼伏的叛亂令漢軍疲於奔命,最終拖累整個王朝走向衰弱。這不是劉欣想要的結果。
但是大秦軍隊不過來,劉欣也只能打過去。秦軍主力尚存,再選擇性地進攻羅馬這個重點,深入大秦境內的漢軍稍有不慎就會陷入秦軍的重圍,甚至被別人包了餃子。
退兵不甘心,進軍又太冒險,兩難之際,劉欣忽然想出了一個新的對策。他當即頒佈聖旨,宣佈被漢軍佔領的小亞細亞行省和敘利亞行省實行自治,從大秦帝國獨立出來,成為兩個新的國家。
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