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攻擊的重點不在離烏孫國土更近的圖魯格爾特要塞,而是烏孜別裡要塞。因為烏孫人都知道,過了烏孜別裡要塞,東面不遠便是繁華無比的漢城。那裡的商品可以說應有盡有,只要他們先佔領了漢城,可以予取予求。
烏孫舉國青壯有二十多萬人,這一次整整出動了十五萬人,幾乎是傾全國之力。而事先細作探聽到的訊息,這兩座要塞的守軍不過三萬人。當然了,他們並不知道劉欣已經又抽調了三萬人加強了這兩座要塞的守衛。
攻擊的命令下達以後,一隊隊的烏孫騎兵跳下馬來,扛起長梯向著烏孜別裡要塞衝去。
忽然,剛剛還緊閉的要塞門猛地開啟了,大隊漢軍騎兵殺入烏孫軍隊陣中,彎刀揮舞,肆意地收割著生命。只不過一個來回,烏孫的攻城部隊即遭潰敗。漢軍騎兵也沒有再行追殺,勒馬撤回了要塞。
烏孫將領不由暴跳如雷,收攏起敗軍,再次向要塞發起了衝擊。因為臨行時,他們的國王星糜元許諾過,誰先攻進漢城,金錢美女聽其所取。就衝著這樣優厚的獎賞,拼上性命都值的。
這一次他學乖了,在攻城部隊的後面設好了伏兵,但是漢軍並沒有再衝殺出來,而只是站在要塞的城頭上,用弓箭殺傷著敵人。
第869章 服從安排
烏孫的兵馬還沒有衝到一半,漢軍的弓箭就射了過來,毫無準備的烏孫士兵當場就仆倒一大片。如此犀利的弓箭,烏孫人還是第一次碰到,他們雖然也精於騎射,但其中的大多數人本來就只是些普通牧民,頓時膽怯起來,畏縮不前,有人甚至開始向後退卻。
負責統領這支兵馬的是烏孫國王星糜元的妻弟百豹,此人性情暴躁,並無領兵之能。看到自己計程車兵開始後退,他不知道想個對策,卻下令親兵對後退者格殺勿論。
這群親兵跟他們的主人也是一個德性,得到這個命令,頓時嗷嗷叫著衝了上去,對待自己的同袍毫不留情,轉眼間便砍翻了幾十人。不過,這一招還真奏效,攻城部隊的頹勢止住了,士兵們再次蜂擁而上。只是要塞前面的空間並不開闊,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烏孫士兵幾乎是踏著同伴的屍體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終於,攻城部隊在付出了近萬條人命以後衝到了城下,十多隻長梯架在要塞的城牆上,士兵們攀援而上。忽然,從城頭上射下無數鐵矢。這些鐵矢比剛才的箭雨還要密集得多,而最可怕的是,這些鐵矢幾乎沒有停頓的時候,一波連著一波,射得城下的烏孫士兵連頭都抬不起來。只片刻的功夫,衝到要塞跟前的三千多名烏孫士兵便全部陣亡,甚至都沒有一個人來得及摸一下城頭。
其實,感到震驚的不止是烏孫的攻城部隊,守城的漢軍也同樣被這種新式武器的威力驚呆了。
這是前天剛剛從長安城運過來的新式連弩。馬芸知道黃月英發明出了連弩以後,立即將她請到了研究院,召集馬鈞和一干能工巧匠對連弩加以改進,擴大了箭匣的容量,將裝填的鐵矢由最初的三支增加到了十支。
然後馬芸又提出建議,讓他們試驗一下,可不可以將箭匣設計成方便拆卸安裝的。研究院現在幾乎彙集了全大漢再頂尖的技術力量和各類工匠,黃月英聰明絕頂,馬鈞精於機械,經過連續三天的努力,終於研製出了一種滿足馬芸要求的新式連弩。
新式連弩一共分為兩種,大一點的需雙手持握,小一點的只要單手就可以了。這兩種連弩都配有一個可以裝填十支鐵矢的箭匣,而且這種箭匣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拆卸和安裝,區別就在於它們的有效射程和鐵矢的大小。大號連弩射程在一百步以內,小號連弩的射程只有二十步。這就有點類似於後世步槍與手槍的區別,而箭匣則相當於後世的彈夾。
連弩最終設計成這樣,當然離不開馬芸的創意。不過,這中間更多的則凝聚了黃月英、馬鈞和研究院上百名技師、工匠們的智慧,否則也不可能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研製成功。
大漢研究院的生產早已經實現了標準化,連弩的每一個部件的誤差都控制在極小的範圍以內,確保這些部件可以互相更換,尤其是箭匣必須可以安裝到同一型號的每一件連弩上去。這樣,弩手在使用的時候,只要更換事先裝填好鐵矢的箭匣就可以了。
研究院強大的生產能力這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向朗集中了所有工匠,在短短七天之內生產了三千具大連弩和一百具小連弩,每具大連弩各配備箭匣十個,小連弩配備箭匣兩個。小連弩屬於貼身防衛武器,在這種大規模戰役中基本不起任何作用,因此並沒有運往前線,而只將三千具大連弩調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