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個不可相信的夢想而使用的論據。

他指出,即使承認費龍寫於公元68年,對於聖彼得和聖保羅的使徒書在這段時期內已經傳入埃及的推測是極為荒唐的;認為費龍會將那三個在他寫作年代裡還活著的,或剛剛去世的人稱為古人的說法也是極為荒唐的;因為根據基督教史中的眾所周知的事實,聖彼得和聖保羅死於公元66年,聖馬可死於公元67年或68年。

在基督教初期,最使人感興趣的是彌賽亞來臨的訊息:一切科學,一切對科學的渴望都在這一事件面前消失了。而費龍對此並沒有說一句話!不僅如此,他還把剛才在聖馬可的幫助下定居下來的泰拉巴特人描繪成在平靜地撰寫富有寓意的著作!

當談到他們模擬的榜樣時,他當然會聽人談起聖彼得、聖保羅和聖馬可的最新的著作!

但是使徒們的這些著作真是充滿寓意的不朽著作嗎?

寓意釋義在他們的著作中只是起到次要的作用;使徒們首先關心的則是彌賽亞事實和基督教徒初期社團的管理。假設費龍已經在羅馬認識聖保羅,象聖歐芮勃巧妙設想的那樣,難道他能對他如此熱情地談論的泰拉巴特學說的新內容閉口不談嗎?

他能夠把他認為還在世的一位老朋友的信件當成古代的作品嗎?

說真的,蒙化宮為了證實他的假設而不得不做出的種種推測只能成為人們的笑柄。顯然,這裡指的是埃塞尼教的書籍和約瑟夫談到的從前埃塞尼福音傳道者的著作,費龍本人曾指出這些著作的特徵就如他在這裡給泰拉巴特人的著作所下的定義一樣,認為他們是充滿寓意的不朽著作。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