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阻礙著對他們的拯救。我最後分析認為,既然猶太人分散居住在許多地方,那麼埃塞尼教義作為他們三種教義中的一種,且根據費龍和約瑟夫的觀點,也是最虔誠的一種教義,也應和他們一起傳佈到各地,就是說它在任何地方多少擁有一些信奉者;但是我認為純粹實踐埃塞尼教的人都集中在汝代地區,在汝代地區的一角,在死海海岸;約瑟夫談到的實行婚姻制度的埃塞尼人也住在汝代地區,他們仍能服從共同體的幾乎是絕對的生活制度;但我認為,除了這些人外,許多猶太人贊同最低限度的埃塞尼教義,他們同時努力爭取達到在他們看來是唯一虔誠的,唯一精神的生活,但是他們只有透過突然轉向費龍為我們描述的泰拉巴特人的那種靜修生活才能最好實踐這種宗教。
234
032第二部分 過去
則是理所當然的事①。
在這樣拋棄了他們的財產以後,他們不再受任何牽連,於是連頭也不回地跑了,棄下他們的兄弟、孩子、妻子、父母,他們的全部親人和全體朋友,脫離了他們經常出入的社團,以及他們誕生和成長的地方;因為他們知道約束著我們的一切習慣把我們牢牢地拴住。
他們逃走了,然而他們並不因此逃向其他城市;他們不象那些獲得同意賣給新主人的奴隸,這些可憐人只是換了一下受奴役的地點卻絲毫不能打碎奴役他們的枷鎖。事實上,任何一個城市,哪怕是用最完善的法律進行管理的城市,都充滿著嘈雜、混亂和沒完沒了的騷動,這對於稍有一點頭腦的人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
逃走的人們在城牆以外草木茂密,孤僻荒野的地方②選擇他們的住所,尋覓他們的隱居處。這不是因為他們憤世嫉俗,如人們可能想象的那樣,也不是企圖躲避眾人,而是為了避免跟思想不同的人們交往。他們覺得這樣的交往毫無意義,而且危險。這樣的人類社團散居在地球上許多地方,希臘人和蠻夷人確實曾共享過這一如此巨大的財富。然而,他們這些人在埃及居多,在所有民族中都有,尤其集中在亞歷
①此處原文中還有泰拉巴特人與德謨克利特及其他哲學家的對比,這些人和他們一樣,都遺棄他們的財產,專心於研究。我刪掉了這部分的詳述。
②費龍後面的論述表明他們是和早在他們之前已經逃避世界的其他孤獨者會合在一起的。
235
第十二章132
山大①附近。但是他們之中最傑出的人從四面八方②來到處在瑪利亞湖③湖邊的一塊高地上,在這裡建立泰拉巴特人移民地④,這是一個非常適宜於這種生活方式的地方,好象這裡就是他們的祖國。這塊居住地絕對安全,空氣分外新鮮。人們在這裡感到安全是由於它的周圍座落著許多村莊,有數不
①(這一段的希臘文可參閱原著223頁注①)
在費龍寫作的年代,猶太人是和其他各種民族混雜在一起的:“猶太民族,”
他在另一篇著作中寫道,“不象其他民族那樣,封閉地居住在某個地區;它幾乎居住在全世界,並在各地迅速繁衍後代,以致猶太人的人數常常幾乎和當地居民的人數相等。”
至於埃及,那裡肯定居住著大量的猶太人。
費龍還告訴我們,單是猶太人幾乎佔了亞歷山大城的一半;然而大家知道,據西西里的迪奧道爾所述,亞歷山大有一百萬居民。此外,在埃及的其他省份,在鄰近的利比亞部分地區內也相應地居住著很多猶太人,故有人把這些猶太人稱為“巴勒斯坦利比亞人”。
②ιδπαασθαριι,exomnibuslocisoptimi。
這裡很可能是指埃及。
但R C B D F C B E G是正如我們馬上會看到的那樣,泰拉巴特人生活在共同體之中,因此他們組成了一些宗教團體,並自然由埃塞尼教把這些團體聯絡在一起,然而這並不妨礙人們認為他們從各地來到亞歷山大。
至於αρισι這個詞,即最優秀分子,我們可以理解G為是些最聰穎、最虔誠的人們。根據費龍後面所作的詳細解釋,似乎是那些想入非非的人或最容易想入非非的人前來定居在瑪萊奧底湖的這個宗教團體中的。
但從他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最有學問的人,因為這些孤獨者們的工作就是創作歌曲和撰寫宗教哲學著作。
③這是亞歷山大聞名的湖,在波多洛美稱為瑪萊奧底湖,而斯特拉波又稱為瑪洛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