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充為軍妓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
離開魯山,下面一個縣是唐縣,唐縣父老效法寶豐派縉紳去與孫傳庭談判,希望剿匪軍能夠大發慈悲。孫傳庭信誓旦旦地保證絕對不會繼續殺人,唐縣縉紳相信了孫傳庭的承諾,回到城內說服百姓同意剿匪軍入城。
十二日,孫傳庭的剿匪軍進入唐縣後,孫傳庭立刻如同寶豐一樣進行鑑別工作,將一百多有親屬在朝中做官的人挑出來安置。
孫傳庭的邏輯顯然就是凡是沒有絕對必要活下去的百姓,就沒有必要活下去。鑑別工作完成後,剿匪軍開始屠城,和寶豐一樣沒有進行抵抗的唐縣,得到了和寶豐一樣的待遇,孫傳庭把婦女全部赦免為剿匪軍的軍妓。
寶豐的二百六十人,加上唐縣的一百餘人,共計不到四百人。
不知道從洛陽到唐縣之間百姓有多少人事先逃離了家鄉,但在孫傳庭的剿匪軍過後,這三百多人是有史可考的僅存的生還者。
汝州、寶豐、魯山、唐縣,擁有數十萬戶籍人口的這片地區,在短短不到十天裡,就被孫傳庭將百姓減少為三百餘人。這就是崇禎皇帝的心腹重臣,孫傳庭孫督師的收復河南工作,一件打著“撫育生靈,剿賊安民”旗號的工作。
中國的土地是片多災多難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對中國的百姓進行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有過很多次,最近的比如努爾哈赤的鐵嶺、瀋陽、遼陽等大屠殺,在黃石本來的歷史上還會有多鐸的揚州、尚可喜的廣州,在黃石的前世還有日軍的南京。
不過即使是努爾哈赤、多鐸和尚可喜,甚至日軍,都沒有孫傳庭殺得這麼幹淨。
尤其是可悲的是,孫傳庭是中國的官員,他帶領的軍隊打著中國軍隊的旗號。
眼下,擺在河南百姓面前的路有兩條:
一,抵抗明軍,那麼全家無論男女都會死;
二,不抵抗,男的和老人小孩都會死,女人會被搶走。
每一個河南百姓,無論是縉紳還是農民、無論是商人還是販夫、無論是長者還是幼童、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
問題就擺在眼前:
孫傳庭來了,明軍來了,你是抵抗還是不抵抗?
第七章 四十萬人齊解甲 第六節 威脅
京師。
“皇上,孫傳庭草芥人命,理應問罪。”對河南四縣發生的慘劇,黃石感到非常的憤怒和震驚,這件事他並無印象,似乎馬主席在穿越前交給他的明史上沒有記載,或許是因為不是天啟年間的事而沒有用心去看。若是馬主席當年再交給黃石一本顧誠先生寫的《明末農民戰爭》,那黃石或許就會預見到這一連串大屠殺的發生,也就絕不會同意讓孫傳庭統領剿匪軍。
今天在朝廷上一片為孫傳庭歌功頌德的歡呼聲中,黃石的話顯得與主題非常不協調。
得意的笑容從崇禎皇帝慢慢斂去,金鑾殿上頓時鴉雀無聲,陳演見氣氛尷尬,連忙出來打圓場:“元帥”
“元輔!”黃石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陳演正準備開始的話,繼續衝著崇禎皇帝大聲說道:“皇上派去剿匪軍,難道是為了把河南的百姓殺光麼?”
崇禎皇帝仍然一言不發,只是向內閣投去了一個眼色,魏藻德用洪亮的聲音替崇禎皇帝解圍:“這當然是為了給湖廣福建解圍,元帥不是說南方若是危機,那軍械軍餉就無從著落了麼?”
“不錯,我是這麼說的。”
——或許歷史上本不會有這一連串的大屠殺。
得知這個訊息後,黃石反覆回憶他看過的那本明史,裡面把孫傳庭說得差不多和聖賢相近了。
——或許是我造成了這惡果。
想到這裡黃石在心裡輕輕嘆了口氣,無數次他想拋下崇禎去南方,可是總有類似的念頭在困擾著黃石,那就是如果沒有他的介入,或許有事情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或許他能夠對朝廷造成一些影響,讓他苦心教育要愛民護民的新軍負責內戰。其實黃石几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至少在孫傳庭的這個獸行上,黃石的出現只是讓本該發生在崇禎十六年的事情推遲了幾年而已。
“但孫傳庭殺的不是賊人,是皇上的子民。”
聽黃石的口氣軟下來了,陳演又跳出來打圓場:“元帥悲天憫人,下官不勝敬佩之至,可是孫督師殺的這些,明明就是賊啊。”
“是啊,如果沒有這些刁民供應闖賊糧食,官兵何至於數年勞師動眾,都不能克盡全功。”魏藻德在邊上幫忙道:“就連元帥您的二公子這些賊人是元帥您的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