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降官之中。
李自成和劉宗敏都認為縉紳官宦的家財,“非貪上則剝下,皆贓也。”,所以劉宗敏主張盡數抄沒了事,牛金星當然不同意,不過他一個人對付不了李自成加劉宗敏,幸好在這個問題上許平、孫可望一派也是支援他的。許平、孫可望雖然承認劉宗敏說得基本不錯,但他們都擔心追贓會導致縉紳會與大順離心,孫可望比較支援牛金星的主張,就是改變大順之前的一概免徵為減免徵,恢復對民間的賦稅來供給大順朝廷,同時大赦天下,對發生在前明的罪行既往不咎。
李自成是不同意這樣的處理手段的,不過許平提醒他黃石尚在南方,現在遠遠稱不上高枕無憂。在黃石的威脅下,李自成勉強同意停止無限制追贓活動,許平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就是繼續執行三年免徵政策,全盤沒收皇莊、皇產以及明廷宗室的財產補貼大順國庫,同時進行有限定的追贓,那就是清查賬冊,追討前明官員在任職期間貪汙的錢。
同時許平還代表顧炎武一派的勢力,向李自成推薦在開封府施行的新政,那就是政府服務有償化,最典型的就是打官司要收訴訟費,政府設法靠行政服務換取一部分收入。不過這點牛金星堅決反對,認為這是把朝廷當成生意一樣地經營,他大概地計算了一下,覺得實行有限追贓加上沒收前明皇產能讓大順撐上一段日子,甚至撐過三年免徵期,所以說什麼也不同意許平更激進的政治改革。
此外還有南征問題,南京的明朝留守拒絕投降,準備擁立新君。對此大順勢必要進行武力征服以便儘快事先一統,一旦全國統一軍事壓力減小,牛金星就可以考慮裁軍問題來進一步降低大順的財政壓力。
送走魏藻德後,許平迅速返回北京,不久李自成還要召叢集臣討論南征問題。在趕往紫禁城的路上,許平突然又被一大群官員攔住,為首一人向許平進言道:“大將軍,主上欲南征,必令大將軍領兵,吾等願隨行大將軍左右啊。”
這些官員自行擋住許平的馬隊,是相當無禮的行為,但許平的衛士們出言呵斥他們也不肯散開。
許平擺手讓衛士們不要繼續驅趕這些官員,和魏藻德一樣,這些都是讀書人,一輩子除了唸書、做官,再無其他所長,如果不讓他們當官就是斷了他們的生計,讓他們回去種地先不說會不會,恐怕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放過魏藻德、從輕追究崇禎舊官的罪責,就是許平希望能夠讓南方計程車人官吏看清大順的寬容,許平希望他們看到李自成連崇禎的首輔和閣老都不窮追不捨之後,能徹底對自己的身家性命感到放心。而雖然在收稅問題上許平和牛金星有相當的分歧,但是在儘可能地利用投降官吏問題上他們倆是一致的,就算不委以重任,也要保證大部分投降官吏不至於去街邊要飯。現在天下的明朝臣子全神貫注地看著大順如何處置北京的這批降官,許平不希望處置不當以致激起南方的抵抗慾望。
擋住許平去路的都是那些還沒能在牛金星那裡找到一席之地的降官,雖然投靠武人與幫太師做事相比明顯是邪門歪道,不過所謂“人不擇路,鬼不擇山。”,有工作總比失業強。
經許平垂詢,為首的人名叫項煜,他的名字和當年那個名震天下的楚霸王也就是讀音上稍有差異。這個官員代表他周圍的同僚表示,他們知道自己並沒有軍中經歷,所以也不敢要求許平對他們委以什麼重任。但是不會可以學,這些人都是能夠金榜題名計程車人,在這個時代能夠考中個秀才就是家鄉周邊數得上的聰明人了。如果科舉是那個時代的智商考核的話,這些人表現出來的智商水平比大順的太師牛金星都還要高,項煜他們向許平保證他們不會可以學,無論練兵帶軍有什麼艱辛,他們都絕不敢叫苦,一定會在許平身邊努力學習,如同之前寒窗苦讀一般,為大順的皇圖霸業盡心盡責。
許平好言安慰了這些人一番,讓他們跟著自己的一個衛士去自己家錄下名字:“若主上果然派本將南征,自然會請諸君同行。”
收下這些求職者投來的簡歷後,許平帶著衛士繼續趕往金鑾殿。
“大人,要這些書生何用?”一個衛士問道。
“反正軍中不會少了他們的衣食,不會讓他們忍飢挨餓,說不定還真有幾個有本事的話,能替大王找到人才。”許平隨口答道,將來南征之時,說不定還會需要勸降地方,這些文人也是不錯的說客和榜樣。
在許平的大將軍府報名後,項煜興高采烈地大笑起來,一副志得意滿的模樣,有幾個和他一起來的人則不像他這麼樂觀,還是覺得跟著武人混前途黯淡。甚至有人臨陣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