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被推倒的敵兵爬起來,追了上去,抓住她的衣服用力拉,想把她從梯子上拉下來。雙方正相持不下,謝氏嬌急中生智,忽然大喊起來:“解放軍同志們!衝啊!還有一個惡棍不肯投降!”敵兵聽了,嚇得一下鬆開了手。就在這一剎那,謝氏嬌爬上了盼望塔,眼疾手快地拿起放在那裡的步槍,用槍口對著站在下面的敵兵,那個敵兵只好舉起雙手投降。

謝氏嬌就這樣不費一帳一彈拿下了敵人的哨所,繳獲了哨所裡的全部武器,從這次以後,到1962年3月,謝氏嬌又同其他民兵一起,先後拿下安盛鄉的敵軍哨所和多福會鄉的敵軍哨所。

謝氏嬌這個普通的農村姑娘,在火熱的戰鬥中,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具有高度政治覺悟、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光榮革命 戰士。謝氏嬌不愧是英勇殺敵的南方女青年中的一面旗幟。

被譽為“馬蜂專家”和“地雷大王”的阮文思,製造簡陋的武器,甚至利用馬蜂與敵人進行戰鬥。

越南南方新清平鄉游擊隊剛剛成立的時候,既缺乏武器又缺乏彈藥。游擊隊戰士們決定和同胞們一起,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武器和彈藥不足的問題。在那些日子裡,阮文恩廢寢忘食,腦子裡總是在考慮打擊敵人的辦法。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屋旁的馬蜂窩。他聽說過,在抗法戰爭期間,有些地方曾經利用馬蜂來幫助作戰,他決定也來利用馬蜂這個“武器”。當他第一次試著移動馬蜂窩的時候,他的全身被馬蜂螫得又紅又腫。他沒有灰心,從這時起,他整天蹲在蜂窩旁邊,仔細觀察馬蜂的活動規律,最後終於找出了搬動馬蜂窩的安全辦法。

有一天,阮文思和戰友們完成破壞敵人戰略公路的任務後,他用稻草堆了一個草堆,把馬蜂窩移放到裡面。第二天5名敵人巡邏到村裡,他們見了草堆,害怕裡面躲藏著游擊隊,就動手推草堆。說時遲,那時快,成群的馬蜂從草堆裡飛出來,把5個偽軍螫得喊爹叫娘,抱頭逃竄。第一次“馬蜂戰”獲得了勝利,阮文思心裡感到非常高興。但是他觀察到,敵人觸動草堆裡的蜂窩時,只有戰蜂出來迎戰,其餘的馬蜂卻沒有什麼動靜。他苦苦思索了很久,終於想出瞭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這次,他把一個大蜂窩偽裝起來,放置在被破壞的一段公路附近,用一條繩子一頭繫住蜂窩,自己握住繩子的另一頭,躲在公路旁的工事裡,不多久,3輛汽車裝載著100多名敵人,順著公路駛來。走到被破壞的路段,卡車停了下來。這時,阮文思用力把繩下一拉,蜂窩裂成兩半,馬蜂傾巢而出,發狂地向車上的敵人撲去。敵人被刺得狼狽不堪。3輛汽車開足馬力,拉著敵人倉皇逃回了擯椥市。

這樣,經過不斷的摸索,阮文思終於掌握了馬蜂的特性;成為湄公河平原一帶的“馬蜂專家”。他懂得怎樣使馬蜂發育得快,怎樣使它們做出的蜂窩大,怎樣把它們訓練成一支善戰的“軍隊”。馬蜂追趕人,原來只追很短一段距離就飛回來,阮文思卻有辦法使它們窮迫不捨。強烈的愛國心和對敵人的深仇大恨,幫助文化水平不高的阮文思掌握了生物學的知識,用它來為民族的解放鬥爭服務。在1964年裡,阮文思利用馬蜂和他自己製造的另一種簡陋武器“孟弓”和敵人進行了30次戰鬥,共殲敵50多名。

上級看到阮文思心靈手巧,富於鑽研精神,就讓他參加鄉里的特別工兵小組。為了更多地殺傷敵人,阮文思又苦苦地捉摸起製造土地雷的辦法。他把一塊鐵皮敲成地雷的形狀,塗了一層煤焦油,晚上把它埋到敵車來往頻繁的公路上。天亮了,敵人發現公路上有地雷,連忙用刀把沒有掩埋好的引火索割斷,把“地雷”挖出來。這時系在地雷下面的手榴彈的導火線拉斷了,一聲爆炸,3名敵人應聲倒在血泊裡。

一天,阮文思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把地雷埋到敵人的據點前面去,因為第二天敵人要出動“掃蕩”,而指揮這次“掃蕩”的又是偽警察長阿勝。阿勝這個劊子手,心毒手狠,他在梅棋一帶殺害過數以百計的革命幹部和群眾,手上沾滿了人民的鮮血,阮文思下決心這次要幹掉這個惡狼,給同胞們報仇。

那幾天,阮文思的一隻腳受傷了,傷口腫得很高,疼痛難忍。但他不顧傷痛,抱起地雷,一瘸一肢地跟著游擊隊出發了。冒著被崗樓上敵人發現的危險,他從夜裡一直幹到第二天凌晨3點鐘。

第二天早上,劊子手阿勝派出4名偽軍開路落入了游擊隊的埋伏圈,槍聲一響,一名敵人當場斃命。阿勝聽見槍聲,慌忙帶領一批偽軍趕來接應。阮文思蹲在工事裡,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敵人,等到阿勝走近,他立即按動電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