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霧島與金剛、比睿分別編入機動部隊與掩護部隊參加了中途島海戰,海戰以日軍的慘敗而告終,霧島被美機投下的近失彈炸成輕傷。
霧島號戰列艦中途島海戰之後,1942年8月美軍在南太平洋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攻佔了日本工兵修建的飛機場。雙方為爭奪該島在索羅門群島周圍海域展開了一系列海空戰,4艘金剛級戰列艦作為航空母艦的護衛支援部隊參加作戰行動。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美軍控制的飛機場給日本海軍造成嚴重威脅,10月13日夜間日本海軍出動金剛、榛名炮擊了該島機場。11月13日日本海軍出動比睿、霧島準備再次炮擊該島機場,遭到美國海軍攔截,損失了比睿號戰列艦,這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15日凌晨霧島號戰列艦返回企圖炮擊機場,遭美軍華盛頓號戰列艦重創沉沒。
1943年2月金剛、榛名返回本土,根據比睿、霧島作戰的經驗教訓加強了操舵裝置的防護。1944年金剛、榛名再次接受改裝加強防空火力。1944年6月金剛、榛名編入機動部隊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日本海軍在這場一邊倒的戰鬥中大敗而歸,榛名在空襲中受傷。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金剛、榛名編入第二艦隊作戰,均受傷。11月金剛號戰列艦在返回日本本土途中被美海軍潛艇擊沉。最後一艘金剛級榛名號戰列艦返回日本本土後,1945年在戰爭剩餘的時間因燃油匱乏失去行動能力,艦上的副炮被拆除移到陸上炮臺,7月遭到美軍飛機轟炸坐沉錨地,戰爭結束後被解體。
各艦概況
金剛:以日本奈良縣西部金剛山命名。建造地:英國巴羅因弗內斯的維克斯船廠,1911。1。17開工,1912。5。18下水,1913。8。16完工,艦籍:橫須賀鎮守府。1928、1935、1944三次改裝,尺寸222m×31。7m×9。6m,標準排水量32200噸;航速30節,儲油量6330噸,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1944年11月21日被美國潛艇海獅號擊沉(魚雷引起彈藥庫爆炸)於臺灣海峽基隆以北70海里處。
比睿:以日本京都府和滋縣境內比睿山命名。建造地:橫須賀海軍工廠,1911。11。4開工,1912。11。21下水,1914。8。4完工,艦籍:佐世保鎮守府。比睿1930年末完成第一次改裝,1936年11月開始進行了一次性大改裝,改裝專案與另3艘略有不同。尺寸222m×32m×9。7m,標準排水量32156噸;航速29。7節。1942年11月12日夜在炮擊瓜達爾卡納爾島作戰中遭遇美國海軍巡洋艦編隊攔截,混戰中遭到重創,舵機失靈,無法全速逃離美機的空襲範圍,天亮後被美軍飛機攻擊,自沉於索羅門群島海域。
榛名:以日本群馬縣境內榛名山命名。建造地:川崎神戶船廠,1912。3。16開工,1913。12下水,1915。4。19完工,艦籍:橫須賀鎮守府。1920。9。12榛名在訓練時1號炮塔發生炸膛事故。1923、1933年兩次改裝。尺寸222m×31m×9。7m,標準排水量31720噸;航速30。5節。1945年7月28日於日本吳港遭美軍飛機轟炸,坐沉海底。戰後1946年打撈解體。
霧島:以日本宮垮、鹿兒島縣境內霧島山命名。建造地:三菱長崎船廠,1912。3。17開工,1913。12。1下水,1915。4。19完工,艦籍:佐世保鎮守府。1927、1934兩次改裝。尺寸222m×31m×9。7m,標準排水量31980噸;航速29。8節。1942年11月14日在炮擊瓜達爾卡納爾島作戰中遭美國戰列艦華盛頓號重創,艦體進水多處起火,舵機失靈,沉沒於索羅門群島薩沃島附近海域。
效能資料
標準排水量:27500噸,改裝後31720噸;
尺寸:長214。6米/寬28米/吃水8。38米,改裝後長222米/寬31。7米/吃水9。6米
動力:36臺油煤混燒鍋爐鍋爐,改裝後8臺重油專燒鍋爐;主機功率64000馬力,改裝後136000馬力;
航速:27。5節,改裝後30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改裝後9800海里/18節;
武備:8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16門(改裝後14門)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12門76毫米炮,改裝後12門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24門25毫米高射炮(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