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希佩爾的艦群護送進耶德灣。在貝蒂向英國返航時,主力艦隊開到現場,協助把打壞的“獅號”拖回羅賽斯修理。
多格爾沙洲之戰未能以更有決定性的英國勝利告終,多半由於無能的穆爾海軍上將,他立即被撤職。德海軍的損失是一艘戰鬥巡洋艦擊沉,其他兩艘受損,九百五十四名船員陣亡。英國的傷亡包括兩艘船受損和十五人陣亡。德國海軍部最不安心的是英國人預先知道它的海軍行動。此後十八個月中,德國公海艦隊入港停泊,把重點放在潛艇活動方面。
戰列巡洋艦卷(基本完整)
戰列巡洋艦 '本章字數:2418 最新更新時間:2009…12…14 10:00:00。0'
戰列巡洋艦“Battle cruiser”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主力艦。 英國廣佈全球的透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路相互聯絡的殖民利益,需要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海軍艦隊保護。英國皇家海軍需要一種強大火力與高機動力相結合的戰艦,不僅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又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於是英國海軍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的戰列巡洋艦是一種把戰列艦強大火力和裝甲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當時新的技術提供了建造新型戰艦的可能性。戰列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武裝。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裝甲巡洋艦大。從主炮口徑大小和威力方面戰列巡洋艦可以與戰列艦媲美,但防護裝甲比戰列艦薄。裝甲方面省下來的重量被用在更強大的驅動裝置上,這為戰列巡洋艦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設計戰列巡洋艦的主導思想其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毀巡洋艦,因為其主炮使它在進入巡洋艦的射程內之前就已經可以對敵艦發起進攻。而它的高航速使它可以逃避敵人的戰列艦,或在海戰中襲擊對方已經被損壞的戰列艦。
英國無敵級戰列巡洋艦世界上最早的戰列巡洋艦是英國的不屈號、無敵號、堅定號戰列巡洋艦(即無敵級戰列巡洋艦)。所有三艘船都是在1907年下水。它們的船體和炮塔裝甲厚度為6或7英寸(150毫米或180毫米),而相應的戰列艦的裝甲為11英寸或12英寸(280毫米或300毫米)。它們的航速可達26節(48千米/小時),而當時相應的戰列艦的航速為20節到21節(37千米到39千米/小時)。它們的火炮口徑為12英寸(305毫米),這與同期的戰列艦相當。 繼英國之後,德國很快也建造了自己的戰列巡洋艦。1911年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下水。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火炮口徑比英國的略小,火炮口徑為11英寸(283毫米)。但它們的裝甲比當時英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好一些德國德弗林格爾級戰列巡洋艦。
在實戰中,戰列巡洋艦很少能夠象它們設計時所想象的那樣單獨行動。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支艦隊的司令總是認為他的艦隊的火力越大越好。而將戰列巡洋艦的火炮加入自己的艦隊的想法是非常誘人的。因此戰列巡洋艦往往加入艦隊中進行海戰。但這些戰艦不是為這樣的艦隊作戰設計的,在這樣的艦隊作戰中它們無法發揮它們的速度優勢,它們自己卻暴露到很大的危險中。它們的速度無法保護它們逃避戰列艦的大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戰列巡洋艦證明它們本來所設計時的戰術設想是正確的。在這次戰役中英國的堅定號和無敵號戰列巡洋艦消滅了一支德國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艦艦隊。而這正是戰列巡洋艦的作戰目的。
1916年在日德蘭海戰中一支英國的戰列巡洋艦艦隊試圖在英國主艦隊到達之前與德國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作戰,其結果是一次慘敗。英艦瑪麗女王號、不倦號和無敵號爆炸沉沒,除少數人外幾乎全部艦員喪生。雄師號被迫淹沒自己的彈藥庫來避免同樣的結局。德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雖然強一些,但它們的結局並不好多少。呂佐夫號戰列巡洋艦被擊沉,塞德利茨號戰列巡洋艦被重創。在這次海戰中,除一艘德國老式戰列艦外英、?的戰列艦沒有一艘被擊沉。
此後英國海軍放棄了戰列巡洋艦的戰術。1918年下水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胡德號是世界上最大的主力艦。它的裝甲比過去的戰列巡洋艦強,可是在裝甲的設計和安排上面依舊保持先前的缺點,在某些角度下炮彈可以輕易貫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在與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炮戰時爆炸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