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1部分

該級艇即為“德爾塔” (DELTA)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共有四型,即D…I(667Б)、D…Ⅱ(667БД)、D…Ⅲ(667БДР)、和D…Ⅳ(667БДРМ)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D…Ⅰ型技術引數

外形尺寸:長139米,寬11。7米,吃水8。4米。

排水量:水上8900噸,水下11000噸。

航速:水上17。5節,水下25節。

潛深: 工作下潛深度:320米

極限下潛深度:400米

自持力:80天。

人員編制:120人。

動力裝置:2座OK…700型壓水堆, 總功率 180 兆瓦, 齒輪傳動式汽輪主機組 Г Т Э A…635型 2X 20000馬力,雙軸,兩個7葉固定螺距螺旋槳。 2臺自主式輪機發電機,2X3000千瓦 輔助動力,柴油發電機 2X460千瓦

武器裝備:6具533mm魚雷發射管,配備18枚53型魚雷。12具垂直導彈發射筒,裝載SS…N…8彈道導彈。

就在D…Ⅰ型首艇服役的第二年,D…Ⅱ型的首艇建成了,共建了4艘。D…Ⅱ型主要增加了導彈的攜載量,共攜有16枚SS…N…8彈道導彈。這使D…Ⅱ型潛艇的艇長增至155米,水下排水量增至11300噸。

D…Ⅲ型則是在D…Ⅱ型的基礎上換裝了16枚新研製的SS…N…18彈道導彈。導彈有3種型號。1型有3個分導彈頭,射程6500千米,2型為單彈頭,射程8000千米;3型則有7個分導彈頭,射程6500千米。D…Ⅲ型在1976年至1982年間共建有14艘,其間停止了D…Ⅰ型、D…Ⅱ型的建造。

1984年開始服役的D…Ⅳ型潛艇則換裝了更為先進的,射程8300千米,有10個分導彈頭的SS…N…23彈道導彈。同時還換裝了2具650毫米的魚雷管,用來發射65型反艦魚雷。經過這些改裝後,D…Ⅳ型的艇長進一步增至166米,水下排水量增至12150噸。

蘇聯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本章字數:3492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5 21:20:30。0'

颱風級核潛艇是原蘇聯為了抗衡美國的“三叉戟”級戰略導彈核潛艇而設計的,計劃建造12艘。首艘颱風”級核潛艇從1977年開始建造,但建造了6艘後計劃便停止了。

上個世紀80年代,颱風級核潛艇正式服役,開始按照當時蘇聯領導人的全球戰略計劃在海洋中航行。

颱風級核潛艇誕生在冷戰時期,作為一個沉默的見證者親眼目睹了世界上發生的鉅變以及蘇聯的瓦解。如今雖然冷戰早已結束,但是“颱風”級核潛艇仍然在海洋中航行。唯一讓颱風級核潛艇遺憾的是,在它們的戰友“庫爾斯克”號爆炸沉沒時,它們無力施行救援。

這種水下武器平臺的技術資料是令人震驚的。它擁有鈦金屬製造的外殼,全長173米,寬24。6米,高42。7米,相當於一座10層大樓,水面航行時吃水深13米,水下排水量可以達到2。65萬噸,水面航速達到每小時30公里,潛航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里,最大下潛深度500米,持續潛航時間達到120天。

更驚人的是這種潛艇巨大而精確的破壞能力。颱風級核潛艇攜帶20枚SS…N…20洲際導彈。這種當年被北約稱為“鱘魚”的導彈使用三級固體火箭推進,每枚導彈重90噸,攜帶10枚10萬噸當量的分彈頭,採用慣性制導,在8300公里的最大射程上,誤差為500米。也就是說,這種潛艇攜帶的導彈可以從俄羅斯領海打擊美國本土的任何目標。除這些戰略導彈之外,颱風級核潛艇還攜帶6具魚雷發射管以及22枚反潛導彈,以供自衛用。

全人類的隱患?

在臺風級核潛艇上,老船員都會對新兵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們的潛艇會悄無聲息地進入紐約港,他們能夠在潛望鏡中看看自由女神像,然後再自在地離開那裡,就像去郊遊一樣簡單。的確,這種巨大的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靈巧而易於操作,噪音非常小,難以被聲納所發現。

很久以來,人們認為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核潛艇艦隊只是靜靜地停泊在各個秘密海軍港口,缺乏保養和維護,任憑歲月在外殼上留下鏽蝕的痕跡。

一些科學家也警告說,這些被廢棄的核潛艇隨時都可能造成核災難,是全人類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