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有期徒刑四年。有人聽說陳邦華已經移民到了加拿大,買了一間森林農場,過著騎馬打獵的悠閒生活。
同一天,在曼哈頓證券公司的同一棟樓,也就是交易廣場的38樓,王曉野和鄭雄創立的投資銀行――新大陸資本國際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儘管兩人都雄心勃勃,但開業儀式卻頗為低調,為數不多的來賓主要是他們倆過去和未來潛在的客戶。每位來賓手裡都有一本散發著油墨味的公司簡介。藍灰色的封面上印著一行燙金的大字:新大陸資本――中國人自己的投資銀行。
待眾人散去,王曉野獨自回到自己面向大海的辦公室。窗外的海面就是維多利亞灣。誰曾想,一場因鴉片而起的戰爭使這寂靜的海灣和荒涼的小島熱鬧了一百多年!維多利亞灣,王曉野想,多麼富有殖民色彩和異國情調的名字!所有的變遷,無論是人的還是物的,都是因為慾望的漫遊!他望著尖沙嘴古老的鐘樓,想像它漫長的守望,它眼裡的潮起潮落多麼天經地義、自然而然
相對世界 四
夜深人靜,王曉野回到自己的住處――愉景灣。
他的新家坐落在一片叢林之中,緊靠大海。他開啟音響,屋裡開始飄蕩出卡薩斯沉著、和緩地拉出的大提琴聲,孤獨、堅韌而略帶沙啞。王曉野在落地窗前面朝黑茫茫的大海席地而坐,一串鋼琴叮咚的細語很快加入大提琴孤單的敘述,這是巴赫與上帝之間的竊竊私語,也是卡薩斯與上帝之間的。
王曉野從紐約剛到香港時,常常孤獨一人在夜色籠罩的愉景灣傾聽這盤佛雕般安詳、潔淨的巴赫二重奏。如今他又回到了孤獨時代。大提琴和鋼琴和諧、默契的對話在屋裡漸漸合為一種唱和,時緩時快,舒展、空靈、柔和,如風隨帆,掠過海面,駛向天邊
漸漸地,王曉野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陰陽之動,如蠶抽絲。神無形無像,在道上對王曉野說出無聲無息之言:人生如此完美!為什麼不感激呢?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完美的,包括你的仇敵和災難。你是個因緣聚合而成的血肉之軀,是神從絕對世界跑到相對世界後的一種體驗,緣起性空!世界就是這樣一個被體驗出來的幻覺。藉此迷離繽紛的世界,你尋找回家的路,即從相對世界重歸絕對世界的道,通往神之道。道既是道路,又是目的;既是能量,又是生命,也是那萬有的一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每人來到這相對世界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體驗生命是這一世為人的意義所在,但生命並非一個結果,而是一個創造!在此世的博弈是由生命進行的。問題是:生命是自己的嗎?自己究竟是誰?既然生命無所不在,生命就是永恆,是道,是神,是愛,是自由!死亡不過是生命呈現自己的另一種方式罷了,所以死亡也是相對世界的一種虛幻,一種讓人悟道的手段,是生命一體兩面的表現。
連死亡都是子虛烏有,而況名利乎?幸福乎?體驗所謂‘壞的’‘負面的’‘不幸的’一面,也許才是人此世之大欲!這也正好吻合了陰陽之道。一部《道德經》,是否就是神留在中國《聖經》?神是誰?神就是我們自己,神就在我們之內,我們也在神之內。王曉野進入莊周夢蝶之境界。
他觀到了神奇的光和不可思議的境界。光和音一樣,都是能量的存在形式,亦即生命的形式。因為死亡不存在,所以我們看到的所謂死亡,就是一個生命轉化為另一種存在形式的剎那。沒玩夠的生命還可以再投胎來此世玩一次,多次,無數次!這一點,幾千年前的莊子早已看得很透,所以他老婆死的時候,他‘擊盆而歌’,歡慶夫人回家!然其鄰居則大惑不解!
王曉野繼續神遊,但他已不知是身體還是靈魂在遊?究竟是誰在遊?他畢生的漫遊似乎都在尋求一種拯救,一種了悟。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一種聲音告訴他,你和周圍的人都是彼此的人生戲劇中用來創造的道具。人生的每一刻都在創造,投資銀行之道就是你悟道的一種法門!王曉野觀到了神奇的光,又觀到了奇妙的音,一種酥骨透魂的快樂令他只想永留此地並沉迷其中。
可是他剛一動此念,一切就悄然而逝,音形俱散!
生命就是一場無始無終的漫遊,而人生只是漫遊路上的一段風景。漫遊者既是一具肉身,更是一個靈魂。
對於漫遊者,此地永遠是他鄉!
後記:一人有一個夢想(1)
胡野碧
金融圈的年頭呆長了,我的夢想是跨入娛樂圈。
但人貴有自知自明, 娛樂圈是很講究外表天賦的。 關於本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