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本無暇兼顧,所以日本路演同樣曲高和寡,波瀾不興。此行惟一令人樂此不疲的談話熱點,就是投資銀行家陳融差點被當成蛇頭從日本遣返。

金融風暴 三

當日本的推介會接近尾聲時,金融炒家們正式向香港發起了進攻。炒家們知道香港有建全的金融體系,龐大的美元外匯儲備,還有中國政府的支援,因此其攻擊也更充分,是立體的、全方位的,不僅瞄準外匯市場,同時對準了香港的股票和期貨市場。

港元在猛烈攻擊下跌破7。75港元兌1美元的心理關口,港元拆息被抽高至十厘,緊接著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遭受前所未有的沽壓,港股在十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兩天內跌1100多點

。隨後炒家的攻勢一波緊接一波,令港股創下單日暴瀉1211點的歷史紀錄,指數一度跌穿10000點。十月二十八日,臺灣的新臺幣跌至歷史新低,而港股當日也跟著暴跌1439點,破了早幾日的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一度失守9000點,低見8775點。

悽風愁雨中,香港成了淪陷的金融城堡!

這時,流傳已久的百富勤事件也終獲證實。盛極一時的百富勤證券因包銷印度尼西亞債券而損失巨大,公司多方尋求拯救也毫無結果,只能等待清盤。這無疑在香港金融市場上又扔下一顆重磅炸彈。從電視上,人們看到了兩位老總兼戰友的另一副面孔:‘H股之父’梁伯韜淚流滿面,杜威廉神情黯淡。曾幾何時,百富勤在李嘉誠及多位富豪的鼎力支援下,逐步發展成香港本地惟一能與歐美大行抗衡的投資銀行,在香港股市上戰績顯赫,尤其在發行大陸紅籌股和H股的市場上更是獨領風騷,一時無倆。

若不身臨其境,人很難體驗佛教裡說的“無常”。幾年前業務如火如荼的英國百年老牌投資銀行霸菱證券,也是在倏忽之間突然破產的。百富勤事件簡直就是霸菱證券的一個翻版。此時香港的股市、匯市以及期貨市場都全面暴跌,如同美國三十年代的大蕭條重現香港。

王曉野在海外路演後剛返回香港,在香港、新加坡本來就寥寥無幾的認購者就紛紛打來電話要求取消訂單。

王曉野知道,這次危機顯然不同於天樂儀表和華北食品經歷的危機,那些是因為個別事件引起的危機,而這次危機卻是席捲整個亞太地區的風暴,其破壞力足以使整個市場崩潰,遠遠超過了任何投資銀行家可以控制的局面。無疑,本次的推銷只能以失敗告終。

可是表面上王曉野依舊氣定神閒。他先給兩個與他共同作戰的白領麗人通了電話,用一種“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氣度和充滿柔情的口吻分別安撫了她們,然後用傳真正式通知孫樹和:本次推介失敗。

孫樹和接到王曉野的傳真,頓如五雷轟頂,差點當場倒下!他血壓本來就高,又一直有心絞痛的毛病,只能趕緊掏出藥丸塞進嘴裡。他想,凡A股上市公司發行A股新股,還從未有過發行失敗的例子,我丟不起人啊!渤大機械是優質國企,而被他視為垃圾企業的華北食品都已成功上市,這讓人如何看待他?公司一年來所花的費用也都付諸東流!更令人寒心的是,當初這些投資銀行家個個信誓旦旦,對渤大機械充滿信心,現在卻都把責任推給了金融風暴。由於他們並未與公司簽署《包銷協議》,因此在法律意義上沒有包銷義務。

孫樹和只能對天哀嘆:投資銀行家,都是一幫什麼東西﹗

王曉野其實喜歡暴風雨,因為他認為這時陰沉憂鬱的氛圍最適合在窗前讀書,而且風暴是盪滌被汙染的天空和大地最自然、優美的方式!

可是風暴亦是摧毀性的!

第二十六章 瞞天過海 (1997年12月)

瞞天過海 一

1997年底,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席捲整個亞洲。十一月,印尼宣佈十六間銀行破產;韓國宣佈放棄捍衛匯價,韓幣隨即跌至1008圓兌1美元的單日下限;日本四大證券行之一山一證券宣佈倒閉。

孫樹和神情沮喪,血壓高居不下,突如其來的災變令他開始滑向絕望。他痛定思痛,想了很久之後終於決定取消這個專案,反正金融危機正好是個下臺的臺階。然而他把這個念頭

剛與陳邦華溝通,便遭到了斷然否定。此刻中國特色又開始發生作用了!

陳邦華嚴肅地告訴他,此專案已不可能取消了,因為渤大市政府對此專案寄以厚望,早已將其列入1997年渤大市吸引外資的計劃。吸引外資是政府的重要政績,一次性引入十幾億港幣更是件大事。在本次海外推介前,誰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