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無所不至,擾得官府夜無寧時,人們聞狐喪膽,縣太爺也惶惶不可終日,只得召集鄉賢計議,一致贊同在榮木樓設立大仙牌位,常年供奉香火,書有“大仙樓”三字的金字大匾,高懸樓上,香火盛延了兩個世紀。每任知縣到任,第一件大事就是去朝拜大仙樓,祈求保佑,不然,大仙就要降災禍於他。有位縣令,不聽下屬進諫,拒不拜謁,揚言說:“一印鎮百妖,狐鬼敢近乎?堂堂縣令,朝廷命官,只能跪拜聖賢君主,豈可去跪拜狐妖!荒唐!”當晚,他的大印就失落了!縣太爺失了大印,可是要掉烏紗的大事喲!他這才意識到是怠慢了大仙,立即吩咐備上三牲、香火,著朝服冠帶,去向大仙請罪。縣令一個響頭磕下去,大印突然從樑上墜落下來,不偏不倚地落在縣太爺的面前。縣太爺又連連磕了三個響頭,感謝大仙寬恕之恩。

這是一則故事,在流傳中又摻進了善良人們的願望和對她的同情與憐愛。據史載:榮木樓後來確改稱大仙樓了。

我想揭開她墳?的簾幕,讓她樸素地走出來,請公正的讀者來審視她。也許,寬容的讀者們能從這個婉孌倚門的悲劇角色身上,發現她那三戶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思,看到我們偉大民族追求獨立自由的個性和精神,感泣她為國家民族危亡孤懷的遺恨。

人生本來沒有序幕,寫小說則必得有個開頭,我請她從哪兒出場呢?我在苦苦思索。她生在江南水鄉,半生浪跡湖上,還是讓她從水上來吧!

澱山湖像一隻無邊無沿的搖籃,搖著,晃著。灰濛濛的水一抖一顫。西天有幾抹雲彩,灰暗裡滲浸著殷紅,鑲著金黃的亮邊,一輪失去光芒的橘紅色太陽,很圓很圓,有如一隻鎦金的銅盤。就在那晚霞飛昇的水天相接的地方,隱約出現了個不甚明晰的黑點。黑點愈近愈顯,愈近愈大,慢慢遮擋住了太陽、晚霞。霞光在它的背後烘襯出了它的輪廓,可以看清是條船。

這是條大船。有前艙、中艙、後艙和尾艙。前艙是客廳,尾艙和後艙兼作廚房和婢女、船伕的臥室。用來作主人書房兼臥室的中艙,佈置得簡潔、雅緻。一張畫桌佔了中艙四分之一的地方,艙壁的一方掛有琴、笛、簫,另一方艙壁掛著張還未裱裝的當今書壇名家李待問的墨寶,是他書贈給主人的曹植那首“僕伕早嚴駕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的雜詩。一個身著儒服方巾,喬裝成少年的美貌女子坐在畫桌前,正在讀一本《陳思王集》。她就是船主——不久前才從被稱做江南小秦淮河的吳江盛澤歸家院贖身出來的名妓楊愛。她生於萬曆四十五年,剛剛二八芳齡。

風越來越大,浪越湧越高。他們的船一會兒被推上浪尖,一會兒被拋下波谷,太湖的水彷彿要把他們吞沒。她緊緊抓住船幫,“大伯!這風浪”一個浪頭把她打個踉蹌。

船伯大聲地說:“就近躲躲吧?”

“附近有什麼地方?”

“同裡。”

他們寄舟同裡的東河灣。她早就從一本風物誌上了解到一點這個水鄉古鎮的風情,說這兒勤學苦讀蔚然成風,是個孕育才華的溫馨搖籃,誕生過詩人葉茵、畫家王寵、文學家朱鶴齡還寓居過像倪雲林、姚廣孝、董其昌那樣的古今名流。她嚮往久矣!

可是,剛從魔穴出來,初著男裝,擔心被人識破,心裡遊離著忐忑不安情緒,只好待在艙中,關緊艙門舷窗,練習著男子步態,等待著夜色。

風息了,浪平了,月亮勇敢地迎著越來越濃重的夜色,在天空開拓出一片藍色地方,像一隻銀梭,置在透明的海水中,晶亮晶亮。她和背了文房四寶、儼然像一個稱職書童的阿娟上了駁岸,往鎮裡走去。月色再明,也不會有人注意到她倆的小腳。

果然名不虛傳,古鎮港汊交錯,川字形的市河把它割成七個小島,石板小橋又把它們結成一體,猶似一條水上不沉的大船。她倆逛過夜市,從鞋鋪買了最小的男鞋,裝模作樣地往回走。過了街拐一條小石橋,面前卻神奇地出現了個開闊地方。

小溪像一條閃光的玉帶,連線著兩邊的村寨。黑黢黢的大門樓,接銜著起伏的雉堞,一看便知是閥閱之家。明晃晃的月亮沉在溪底,滿溪閃爍著碎銀似的光輝,世界好像已經睡去。她倆佇立在溪橋上,在這寂闃統治著的鎮郊,突然聽到一陣接一陣類似合唱那樣整齊而又抑揚的聲音。循聲傾聽,原來是從最近的一座宅院內傳出的夜讀聲,這聲音好像給這寂寥的一隅注入了生命。她的視野裡彷彿又出現了黃昏時分景象,漁舟歸晚的畫面,高亢的漁歌和這朗朗的讀書聲她被這夢幻似的意境激動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處境,脫口吟出了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