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保持武器,受命維護交通,而中共軍隊倒要退出交通線,按諸情理,寧可謂乎?”王若飛也提出:“在現在的情況下,解放區問題未得解決,受降區沒有重劃以前,在我們看來,中央軍之進軍,即為進攻,而我方之破壞交通,以阻止中央軍之進兵,乃為當然之事。故此問題很簡單,交通應恢復,但必須於和平狀態之下,始能恢復。若中央必欲武裝佔領交通線,而將我方驅出於交通線之外,那便是戰爭。”

周恩來又補充說:“恢復交通之目的在避兔內戰,而避免內戰之惟一途徑即是停止進兵。”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代表只得表示,同意停止進佔,但不同意停止進兵。他們還要求周、王提出恢復交通,避免衝突問題提出書面提案。

周恩來答應,此事須待請示延安後再作答覆。

商談中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重劃受降區問題。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即下令將全國劃分為14個受降區,卻一個不給已有超過百萬兵力的中共抗日武裝,太不公平,中國共產黨當然不會答應。所以中共中央一直強烈要求重新劃分受降區。只有公正、公平地重劃受降區域,才能消除內戰。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也多次提出過這一要求,但蔣介石方面就是不答應。《雙十協定》第12條對這一問題寫得也很含糊。協定記載:關於受降問題,中共方面提出:重劃受降地區,參加受降工作;政府方面表示,在已接受中央命令之後,自可考慮。

這樣的措詞,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國民黨也根本不給中共以參加受降工作的權利。於是,在《雙十協定》之後的商談中,周恩來、王若飛不能不再次提出要求。而國民黨對此除再度拒絕外,根本不願再談。其結果是關於中共參加受降問題的商談沒有絲毫進展。

第三個問題是承認解放區。該問題難度較前更大,解決的希望更加渺茫。

還在毛澤東等赴重慶會談期間,是否承認解放區或解放區地方政府問題,就是國共雙方爭執的焦點之一。最後討論情況寫進了《雙十協定》,但問題並未解決。《雙十協定》第10條寫道:“關於解放區地方政府問題,中共方面提出,政府應承認解放區各級民選政府的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解放區名詞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後,應成為過去,全國政令必須統一。”

接下去,就是一大段記述,敘述了中共方面就此問題的方案和蔣方的答覆。中共先後提出了四種解決方案,但國民黨方面答覆僅一句話:這些方案有礙於中央政令的統一,故不能同意。

談來談去,雙方惟一達成的協議之點,是同意繼續商談下去。

在10月22日的商談中,中共曾多次強烈地要求國民黨政府承認解放區的民主政權。王若飛說:關於解放區問題,我主張現在解放區的村、鄉、縣行政區,各級政府機構人員皆由民選產生,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認加委。各邊區政府(包括冀、熱、察、魯四省)維持現狀,俟憲政實施後,再行依法改選。

與以前的方案相比,中共又作了很大的讓步,暫時放棄了對承認邊區和省一級政府的要求,提出先解決縣以下民選政府的加委。對於此點,原重慶最高階別談判中國民黨方面曾表示可以考慮的,但是,這次商談時,連這一點也收回了允諾,並拒絕了中共的方案,由此堵死了就解放區問題進行繼續商談的大門,這是蔣介石的一個陰謀。對此,周恩來和王若飛費盡口舌,據理力爭,但國民黨方面則死不鬆口。後來,周恩來在延安對這次談判作了回顧,他指出:“毛澤東同志回來後,我與若飛同志還同國民黨談了一個來月。我們用各種方法想使他們承認,但他們還是不承認,中心就是他們不願中國人民得到一個民主的根據地。中國這樣大的國家,革命不可能是平衡前進,中國的革命就是這樣的走出來,起起伏伏,一個陣地一個陣地發展。所以對中國人民來說,根據地什麼都重要。武裝固然重要,但武裝畢竟是保持根據地的工具,武裝脫離了根據地就無法生存。”蔣看清了這點,他也特別懂得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因此,他無論如何不承認。“

關於解放區問題,實際上成為了國共談判中一個最為要害的問題。這不僅是導致兩次重慶談判流產的主要問題,也是導致國共兩黨最終破裂的基本因素。

為開啟商談的僵局,10月26日,中共代表草擬了一個書面提案。這個提案指出:(一)為堅決避免內戰,迅速恢復交通起見,應停止進兵。進攻、進佔;停止利用敵偽;在八條鐵路線(平綏、同蒲、正太、平漢北段、渤海東段、津浦、膠濟、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