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個軍分割槽,警備第1 、第2 旅,約8500人。北安軍區,以葉長庚為司令員,王鶴壽為政治委員,轄北安地區,下屬3 個支隊和1 個軍分割槽,共約8000人。牡丹江軍區,以李荊噗為司令員,李大章為政治委員。此外,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直轄第1 、第2 、第3 、第7 師,黃克誠第3 師、第359 旅、警備第3 旅、第25旅,第16軍分割槽共6。83萬人。

至1945年底,東北人民自治軍發展到12個軍區、3 個縱隊、5 個直轄師、17個旅,總兵力為27。49 萬人。比較12月25日彭、羅、蕭的統計實力及分佈數字還有增加。

然而此時的東北人民自治軍的發展,僅僅是形式上、規模上的發展,還沒有在質量上真正提高。由於沒有真正提高部隊建設的質量,在此後國民黨軍大舉進攻下,出現了不少嚴重的問題。

為解決部隊存在問題,1946年1 月4 日,林彪又發出成排、成連參加我軍的幹部應迅速集中教育的指示,其主要內容是:各兵團在擴軍中,成排、成連地參加我軍的,班排連長等一類人,擴兵時還有作用,但在與國民黨鬥爭情況緊張時,因無政治覺悟,多發動逃跑、叛變,對此種幹部,又在士兵中有活動的能力,而缺政治保證的人,應一概迅速斷然集中起來,加以訓練,分別進行教育。

上述建議和指示,在新老合編工作中起到了明顯的成效。

1946年1 月14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任副總司令,蕭勁光任副總司令兼第一參謀長,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周桓任副主任,葉季壯任總後勤部部長,楊至誠任總後勤部政治委員。同時將原來的12個軍區合併為東滿、南滿、西滿、北滿4 個軍區,重新調整了M 級軍區、軍分割槽。各主力部隊除山東第1 師仍歸總部指揮外,其餘大部劃歸各軍區指揮,大力充實發展地方武裝。北滿軍區司令員高崗,政治委員陳雲,下轄合江、牡丹江、松江、嫩江、龍江5 個軍區,並指揮由冀熱遼第19旅同原山東和7 師合編的第7 師,轄第19、第20、第21旅。還有新組建的嫩江軍區警備第1 、第2 旅,龍江軍區警備第1 、第2 、第3 旅。西滿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後黃克誠),政治委員李富春。轄遼西、嫩南兩個軍區以及新四軍第3 師,轄第7 、第8 、第10旅、獨立旅和3 個特務團,及原晉綏第32團一部和冀熱遼第15團擴編而成的保安第1 旅。南滿軍區司令員程世才,政治委員蕭華,轄安東軍區及由原山東第3 師、警備第3 旅與冀熱遼第16軍分割槽第21、第23旅合編組成的第3 縱隊;以原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 、第3 縱隊合編為第4 縱隊。東滿軍區亦稱吉遼軍區,司令員周保中,政治委員林楓,轄吉東、通化、遼北3 個軍區及新改編的第22、第23、第24旅和由山東濱海支隊擴編組成的第7 縱隊(轄第19、第20旅),吉黑縱隊(相當旅)和警備旅第1 、第2 旅等。各部隊在各軍區領導下認真貫徹了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要求,抓緊整訓,加強“一點兩面’、”三三制“、近戰夜戰戰術和單兵四大技術訓練。組建不久的航空學校。炮兵學校、軍政大學等學校,特種兵和總部後勤機關,也轉移至牡丹江、佳木斯為中心的後方基地全力發展。

隨著新老合編工作的開展,1946年2 月17日,林彪總結了前一段合編工作的經驗,向東北局提出了《新老部隊合編原則》的建議。該建議說:“根據數月來的經驗,在新老部隊的合編問題上,絕對不可將三個老團拆散,混在新部隊中,否則,必造成戰鬥力降低,而不能突破敵人,解決戰鬥。因此,你們必須保持3 個老團在一個建制內,另撥一個新團成為第4 個團,而在每個老團之內,給他一個補充營成為第4 個營。另外對原來老的連隊充實其名額,對其他新部隊則集中練兵,學習政治和技術與戰術。你們必須嚴格執行這一方針,切不可改變,否則將來戰鬥力上要吃大虧。”

這一新的建議無疑是鞏固新老合編成果的一個重要的舉措。

東北局、東總在根據地建立之初,地方武裝尚未鞏固,幹部骨幹缺乏,基層領導力量薄弱的情況下,實行新老部隊合編的辦法,尤其是1945年底至1946年初最終實施的新老合編辦法,取得了一定成績,為下一步徹底解決擴軍建軍中領導不純、幹部骨幹不純、兵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