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情,在他身旁兩側的一眾旗主和將領們,表情都和他差不多少。
我的個天呀。明軍何時有這樣威力巨大的武器了。
要是將這種武器用在戰場上的話,對於咱們滿人想到這裡的時候。接下來的那些事兒。這些人可是不敢想下去了。
不過經過了最初的震驚之後,皇太極到是興奮了起來。
他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同,不是那麼的悲觀。
反而,皇太極覺得後金就要得到一個很大的便宜了。
原因很簡單,以皇太極對漢人的瞭解,他認為如果自己這裡只要能夠有足夠的銀子。那麼這種厲害的武器肯定能夠得到製造方法。
後金國在崛起的這些年中,他們滿人可是沒有少用這樣的手段,從一些大明的敗類收上購買一些按理說算的上保密級別的武器製造工藝。
要不然的話,光是抓那些工匠回來。想要製造火銃和火炮那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造出來的。
正是因為有一些見錢眼開的傢伙存在,所以後金國才會國力蒸蒸日上,慢慢的屹立在了黑山白水之間。
可以說,後金國的崛起,這其中有滿人自己的武勇,但更多的則是一些心存養寇自重的大明官員們的功勞。
要不是這些存了私心的大明各級文武官員的話,其實滿人壓根就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從黑山白水之間崛起的。
要知道,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的時候,兵馬只有數十人而已。在當時的滿人各個部落中,根本就是一個小毛屁一樣的存在。
如果不是李成梁在後面扶持,並且派出了精銳的家丁幫助他的話,就憑努爾哈赤那麼點人馬,是根本沒有辦法統一女真部落的。
而當時李成梁之所以扶持努爾哈赤,這裡面有著很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李成梁當時在遼東地位很高,官至遼東總督之位。在遼東這邊,他可以說的上市一言九鼎。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李成梁擔心自己會招致朝廷的忌諱,以及朝中大臣們的攻訐。
思來想去之下,就挑選了聽話的努爾哈赤站出來,為遼東平添了一些變數。
而朝廷見遼東這裡不穩,那麼就不會動李成梁。
可以說,這算是李成梁一個自保的手段。
同時,當時的滿人幾個大部落,對於李成梁的一些命令有些不太遵從,扶持努爾哈赤攪亂滿人的部落,也是李成梁給滿人一點厲害看看的手段。
並且,從效果來看的話,李成梁的這個計劃其實還是很成功的。
隨著努爾哈赤的崛起,整個遼東李成梁再次的稱王稱霸。
一直到死,李成梁都沒有動搖過地位,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像是李成梁這樣的存在,他的一生是很成功的了。
只是李成梁沒有想到的是,他所認為很‘老實聽話’的努爾哈赤,其實也有著自己的一個小心思。
最早的時候,努爾哈赤僅僅是想著在李成梁的扶持下,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滿人部落,這個部落呢也不需要太大。
但是隨著努爾哈赤擁有越來越多的勝利,以及越來越大的名氣之後,他的野心也開始慢慢的增長了起來。
是的,人就是這樣。
最早的時候,其實他們的野心不大,甚至說根本就沒有。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地位的變化,才會慢慢的滋生出一些野心來的。
努爾哈赤也是這樣的。
他這個清太祖,根本就沒有他的後代們所描述的那麼偉大,那麼的英明神武。
只是機緣巧合之下,讓他擁有了一個機會站在歷史舞臺上罷了。
努爾哈赤的心態,其實經過了幾個過程的。
建國這個想法,也是在努爾哈赤統一了整個女真部落,並且接收了李成梁死後留下的財富和精銳家丁之後才有的。
同時,當時的大明已經開始腐朽,而滿八旗卻經過了十幾年的征戰。
這些種種加在一起,才是催使努爾哈赤放膽一賭的關鍵。
畢竟努爾哈赤當初也做過大明的官兒,對於大明官場中的一些東西他十分的清楚。
同時,也必定知道大明官場的門道和**,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手段來度過一些危機。
利益和銀子,是對付大明官員們的不二法則。
努爾哈赤可以說是活學活用。
而到了皇太極這一代人,他們則要比努爾哈赤更加聰明,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