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的信心不信心,幾十萬上百萬在工場裡幹活的集體失業就夠林風美美地喝上一壺。
就在擬定西進兵團戰略的時機,帝國政府內部第一次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而在此之前,一般都是林風陛下怎麼說,那同志們就怎麼幹。
通商侍郎許淡陽大人堅決反對發動西北戰爭,針對帝國上層的傳統派儒家官僚,他說:西北咱們要來幹什麼?挖坨沙子蓋長城麼?不打通東南亞商道,朝廷還有錢麼?朝廷沒錢了,還怎麼養軍、理政、治天下?!
所以,他提出的理論就是:目前大漢的地盤夠了,唯一的問題就是太窮,所以朝廷現在的任務就是保護稅源,至於戰爭——要打就打臺灣,如果不打臺灣,那就幹掉呂宋島上的那幫國敵。
這個理論得到了各地客商的熱烈擁護,此後,北京城內各大茶館的說書先生迅速開講《呂宋大難記》,繪聲繪色的向廣大人民群眾講述海外華僑的苦難,一時之間,“那幫背井離鄉的天朝棄民”忽然之間得到了廣泛同情,北京城內廣大清流怒不可遏:豈有此理,當真是豈有此理!!天朝子民居然被蠻夷屠殺,是可忍,孰不可忍?!
帝國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書生們口口聲聲:朝廷奸賊當道,禍亂朝綱,毫無疑問,周培公和李光地都是蠻夷派來的奸細,目的就是蠱惑偉大地漢王殿下,搞垮天朝帝國。
承天府府尹段天德大人焦頭爛額。
就現狀來看,發動一場針對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戰爭勢在必行,實際上林風也明白,這種事情根本沒什麼好談的——這年頭,一沒國際法,二沒WTO貿易體系,有什麼好談的,不殺個幾萬歐洲人這個局面根本沒辦法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