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什麼不然?!——說!!”馬進良情不自禁提高了生氣,厲聲喝道。

“是、是!官爺們說,不然的話,咱們稀裡糊塗完了,就算是不問罪流放,也肯定會被裁散開缺,到時候討吃的都討不到”

馬進良站起身來,不再理會這個小兵,轉頭對自己的參謀長道,“把這個記下來,發給發回京師”他臉上一紅,轉過身去小聲道,“結尾要記得說明白:咱們近衛第三軍眾志成城勢如破竹,德州旦夕可下,然兵法雲,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故還請主公定奪!!”

第六章國事、家事、天下事

第二十五節

黎明。

啟明星尚在西天,北京城一片幽暗,中南海附近的數條街道燈火通明,一片火把倒插在門簾上,燒得噼啪作響,數隊衛兵不停的往返巡視,刺刀雪亮,給這寂寞的寒夜平添了幾分殺氣。

周培公不顧王府侍衛巴結的笑臉,堅持不進一旁的小屋休息,陰沉著臉在中南海漢王府外徘徊來去,在他旁邊不遠處,是大學士李光地的大轎。

德州戰役已經進行了整整十七天,戰事膠著不定,他很生氣。

自從前年林風親征遼東之後,大漢便立下了一條鐵律:近衛軍的一切事宜,由漢王乾綱獨斷,總參謀部衙門不得插手,所以這次近衛大軍進攻德州戰役,他的總參謀部衙門基本上是站在旁邊打下手,戰鬥發起之前,一應人馬調動、軍事部署周培公都被矇在鼓裡,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總參謀部衙門大可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但隨著戰事的拖長,前線對輜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早已超過了近衛軍後勤系統所能擔負的極限,於是又不得不拉上總參衙門中途接收,美其名曰“襄協”,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卻根本就是擦屁股:打下了德州之後,人人都是知道是漢王英明神武,馬進良大人彪悍神勇;而如果一旦受挫,則陪斬的“罪人”裡面,他周培公第一個就跑不掉。

捱了約莫大半個時辰,沉重的宮門終於“咯吱”一聲,閃開一側小門,一名太監拉尖細著嗓子嚷道,“殿下請兩位大人進宮!”

周培公立即站定,遠遠地朝李光地的轎子望去,只見大轎稍稍一傾,李光地慢條斯理的度步而出,朝周培公拱手笑道,“培公兄,您先請——”

周培公和李光地的關係一直不太密切,但也沒什麼仇怨,其實這並不奇怪,雖然都是漢王的左膀右臂,但不論出身、性格、興趣、交集都大為不同,所以雖然同事幾年下來,私交卻幾乎沒有,平日見了,往往都是點頭了事,就如今日,兩人同時在府外等候,相隔不過數丈,但卻只是見面時道了聲“早”,然後各行其是,沒什麼交談暢論的興趣。

如果說內裡一定有什麼玄機的話,有心人可以認為這文武二相之所以如此,是為了避嫌,以免讓漢王有個“結黨”的印象,實際上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就兩人的性格來看,權謀倒還真的是其次,兩人確實是缺乏交流的興趣。

李光地是文官之首,朝傳統總的官場秩序,周培公雖然心中著急,但哪裡敢讓他走在自己後邊,當下急忙微微躬身,“不敢,折殺下官了——李相先請!”

李光地微微一笑,率先邁過宮門,兩人錯身時側身轉頭,朝周培公拱了拱手,微笑道,“培公兄客氣了,大人請——”

周培公微笑還禮,落了李光地半個身位,小聲道,“李相,德州那邊來訊息了!”

“哦?!”李光地點了點頭,“馬進良打下德州了?!”

“哪裡會那麼快!”周培公只感覺滿嘴苦澀,搖頭道,“打了大半月,昨天才打進德州內圍——照下官推測,現在應該在起炮臺轟擊城牆了吧!”

李光地嘆了一口氣,“培公兄,今年咱們大漢可是連著打了兩場大戰了,好不容易安生了幾個月,眼下卻又要動兵,真是讓人好生難做!”他苦笑道,“這七、八月的天氣,阡陌大熟,各處人丁吃緊,直隸各府的地方官叫苦不迭,說人都被你們拉去打仗了,田裡都只有女人、孩子收割,今年的秋賦可怎生得了?!”

“下官有什麼法子?!這可都不是”說道這裡,他情不自禁掩了掩嘴,滿臉尷尬,改口道,“軍情急迫,主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嘛!”

李光地點了點頭,沒有介面,再說下去,難免就會有些怨懟之言了,雖然都知道對方不會胡亂洩漏,而以主公的大度,就算聽到了也多半是付諸一笑,但終究是不合禮制。兩人在當值太監的引領下,徑自穿過宮禁,一路上崗哨林立,各處巡視侍衛見了兩人,均是遠遠地的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