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書則得到了林漢朝野的高度讚賞,皇帝詔湖北軍閥首領羅盤根:“雖身陷賊營、然忠義未泯,且慕王事,朕甚欣慰!”,因此特授陸軍少將軍銜,號“建威中郎將”,命令所部其就地防禦,維持治安,等待改編。

可以想象的是,林風的聖旨在楊起隆眼裡和擦屁股的稻草紙沒有任何區別,這時楊起隆所部雖屢遭挫折,但仍有近兩萬四千餘戰鬥兵員,並且裝備精良,擁有大批火器,其中,甚至還擁有一支超過六千人的騎兵部隊。和漢軍各支野戰兵團相比,這支軍隊雖然數量略顯薄弱,但卻不可輕視。

昔日中原大亂,四郎會一聲吶喊,數十萬農民軍呼嘯而起,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天下為之震動,各部首領共推楊起隆為“龍頭大帥”,此後為軍統汪士榮分化瓦解,無數意志薄弱的義軍首領紛紛變節投降,但楊起隆的直轄本部卻挺住了軍統特務的誘惑和拉攏,一直保持了高度的凝聚力和紀律性。他們就是這數十萬農民軍的精華和中堅,不是四郎會教派的忠實信徒,就是楊起隆的鐵桿部下,因此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現在部署在湖廣戰區的漢軍部隊一共有三個兵團,在這次湖北戰爭之中,西線瑞克兵團是預定主力部隊,而中原兵團、南方兵團部署在河南、安徽邊境的數個主力軍則擔負策應和支援任務,參戰總兵力在八萬人以上,整整超出楊起隆所部三倍有餘。公允的說,這場戰爭林漢帝國蓄謀已久。

就在瑞克兵團全力東進時,大漢總參謀長周培公卻突然接到了一封來自江蘇前線的緊急軍報,薄薄的軍報字跡寥寥,但周培公草草閱完之後卻神色大便,匆匆朝袖子裡一塞立即吩咐準備車馬入宮求見。

林漢帝國自林風以下,有三個實權人物,分別是李光地、陳夢雷和周培公。從職權上看,周培公是大軍統帥,應該是最有份量的大佬,但實情卻並非如此,雖然不論從資歷上看還是從才能上看,這位漢軍元老都有足夠的資格佔據這個角色,但因為林風的原因,他卻偏偏是三人之中最不得意的一個。

這個道理很簡單,正是因為周培公的資歷和才能,而又在軍方很有威望,所以他註定了不可能風光——除非林風死了。

雖然如此,但總參謀長畢竟非同小可,林風仍然對他非常客氣。聽說周培公求見,林風立即更衣,在書房傳見,草草禮畢,林風就笑著對他說道,“培公阿培公,我說你也不知道歇歇,這兩天你沒事就朝朕這裡跑,莫非是覺得御膳房伙食對胃口?!”

周培公絲毫沒有調侃的心思,匆匆抽出軍報遞給林風,“陛下請看,南方出大事了!!”

林風一怔,接過軍報隨手抽開,才看得一眼,即神色大變,驚道,“臺灣軍進攻喇布?!”

“正是如此,”周培公一連沉重,“安徽都督王大海八百里加急,臣也是剛剛得到訊息,鄭經於上月初遣大將劉國軒為帥,馮錫範為副,領檯灣水師突然北上,越福建、浙江,突然登陸崇明島,遂克上海縣,所部水陸大軍共約十萬餘人,借水師沿長江長驅直入,偽清太倉、南通守軍不戰而降,蘇杭兩營臨陣倒戈,無錫守將蔣循、常州守將羅大利、常州知府胡柄元敗死,據王大海奏報之時,鄭軍主力越過揚州,直逼鎮江!!”

林風愕然半晌,忽然一拍桌子,不怒反笑,“媽拉個X,好一個鄭經,果然有兩把刷子!”他別過頭,反問道,“王大海呢?!”

“回稟陛下,王平遼接到戰報之後,一邊向京師急報求援,一邊下令安徽各軍向南集結,並同時向伏波中郎將施琅將軍請援,”周培公皺了皺眉頭,“眼下恐怕已經壓到江蘇邊境了罷?!”

在漢軍制度之中,都督即戰區司令,有臨機應變之權,發生這樣大的事情,王大海是莫說集結應變,就算是立即向南京方向發動戰爭也是無可厚非。

林風摸了摸下巴,沉吟良久,忽然說道,“朕覺得這事有點奇怪,楊起隆剛剛挪地方,鄭經就出了大招——這可真巧了!”

話音未落,書房外邊忽然輕輕叩響,郎中令李二苟輕聲道,“啟稟陛下,軍械糧秣統計衙門汪士榮、汪大人宮外候見!”

林風心中頓時浮一絲不祥的預感,轉頭望去,和周培公四目相交,兩人均是臉上一沉。

“快叫他進來!”

片刻之後,汪士榮匆匆掀簾而進,“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汪士榮見架!”

林風臉上十分不耐,急切的道,“什麼事?!”

“回稟陛下,微臣派往蒙古鴻厘寺的細作突然傳來訊息,葛爾丹這月月初突然大肆集結人馬,約莫三萬餘騎,朝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