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心朱璉想了想,當下便道:“既然如此,待會兒便與你父親知,看能否把這個宗澤從巴州調出來你父親聽了,定會很高興。”

趙諶頓時興奮起來,覺得頗有光彩。

與朱璉又說了會兒話,趙諶便覺得困了。

於是向朱璉道別,回房歇息。又過了一會兒,太子趙桓一臉睏倦之色,從屋外走進來。

去歲十月,趙桓接手南衙,除開封府尹。

不過到年初時,便轉為兵部尚書。開封府尹這一職務,在宣和六年調動頻繁。從燕瑛到趙桓,一年間更換了四人。不過總體而言,於大局無礙。趙桓而今坐鎮兵部,也算是一個實權太子。自女真人發兵以來,樞密院與兵部便在緊張的運轉。

趙桓說不上英明,卻也還算勤勉。

每日一早出門,到深夜才還家,總顯得非常疲憊。

朱璉忙迎上前去,讓女使們退下,親自為趙桓更換了衣裳鞋襪,而後又讓人端來一碗參湯。

“怎地,前方局勢不好?”

朱璉輕輕為趙桓揉著肩膀,低聲問道。

趙桓疲乏道:“卻不甚好燕山知府蔡靖上疏,數次催請郭藥師出兵應戰,拒敵於燕山之外。可郭藥師卻推三阻四,遲遲不肯發兵。相反,這郭藥師一而再,再而三向蔡靖討要軍餉輜重,令蔡靖也極為頭疼。這不,他上疏彈劾,請換郭藥師。”

“這怎麼可以,臨陣換帥,豈不是兵家大忌?”

趙桓聞聽,頓時笑了。

“怎地你也知兵嗎?”

朱璉臉一紅,輕聲道:“妾身不過是胡亂說罷了前些日子聽聞虜賊發兵,見太子每日為軍務操勞,便想要學些兵法,為太子分憂。只是妾身愚鈍,看了許久卻無甚收穫。”

趙桓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好轉許多。

他笑著搖頭道:“愛妻何必妄自菲薄,能知這臨陣換帥是兵家大忌,確屬不易其實我何嘗不知如此。只是郭藥師如今態度不明,和蔡靖之間分歧,也越來越大。

雖說此前童貫曾打探虛實,言郭藥師可以相信,但我總不太放心。

換此人,必令軍心渙散,他手下那常勝軍多以他郭藥師馬首是瞻,若冒然換將,又沒個合適的人選,還真不一定能穩住局面。此前有人向我推薦河北宣撫司都統制王稟,可童貫卻不願意放人。與官家說較,官家也是站在童貫老兒一邊”

朱璉聞聽,卻眸光一閃。

她猶豫了一下後道:“方才妾身聽皇兒提及一人,說是頗有本事。”

“呃?”

“太子可聽過,宗澤其人?”

“宗澤?”

“皇兒說,此人是元佑六年的同進士出身,而今除巴州通判之職。據說此人頗有本事,但妾身卻不甚瞭解。太子不妨打探一下,若此人可用,倒也不可以一試。”

歷史上,宗澤得以重用,是在趙桓登基之後,得御史大夫陳過庭推薦,才得以從巴州返還東京。而今,卻提前了兩個月玉尹並不知道,他那隨口一說,卻使得趙諶記在了心上。趙桓本興致勃勃,可是聽聞宗澤是個巴州通判,便少了興趣。

不過,既然是趙諶推薦,又經過朱璉之口,趙桓也不好無視。

當下一笑,道:“若此人真有本事,便把他調回東京這樣吧,明日我便問一問,著人把他從巴州調回。皇兒長大了,已經知道為我分憂,實在是令人欣慰。”

朱璉,也是滿臉笑意。

時間悄然流逝,眼見就要中秋。

玉尹回開封,已近二十天,整日裡無所事事。

徽宗皇帝尚未決定,要廢除應奉局。但從朝中傳來的訊息看,此事已成定論。應奉局被罷黜不可避免,不過估計要等到中秋過後才會發出旨意。玉尹也知道,不能繼續等下去了若真個等到旨意發出,他便是再想出路,恐怕就有些晚了

於是,與高堯卿聯絡之後,在八月十三日的時候,玉尹帶著禮物,來到了高俅家中。

這也是玉尹第一次登太尉府大門。

雖說和高堯卿已相識許久,但卻一直沒有機會拜見高俅。

對高俅,玉尹頗有些好奇。

水滸傳裡,高俅是一個頭頂長瘡,腳底流膿,不學無術,只知道溜鬚拍馬的小人,奸臣。

當時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進,被他趕出東京,另一位槍棒教頭林沖,則被他逼上梁山。除此之外,水泊梁山眾好漢,也被他害死不少雖說重生之後,才知道那不過是小說家的演繹,真實的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