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穩定。不過仍然是喪權辱國的一年,日本人在臺灣,法國人在廣州灣,俄國人在海參崴,大清國無力也無心抵抗。

張之洞的開明在兩湖有了效果,雲龍鎮開了第一所新學,規模很小,不見得比張家大,讀書的孩子也沒有張家多。辛寶久過來請袁芳去當老師,袁芳也就拒絕了。雲龍鎮的家都沒了,回去做什麼?

因為有袁芳在,張春也就沒有把孩子們送到雲龍鎮。

雲龍鎮的航運越來越發達,甚至有上海客商和洋教士來到了雲龍鎮。

雲龍鎮有了一個洋教堂。洋教士除了傳教,還會西醫。所以洋教堂也是一個西醫院。

來往的客商一多,外面的資訊就傳了進來。一邊是國恥,一邊是商人們要以商救國,各地都在興起民族工業。雲龍吳家開了一家紗廠,收購雲龍的棉花。

雲龍鎮一下子種植棉花多了起來,水稻地迅速減少。唯獨張家沒有動。金雞嶺全部種糧食。張家堡也只有少量的棉花,還不對外出售。

這一年黃淮流域大旱。災民還是跑了過來,不過奇特的是,兇悍之士紛紛北上參加義和團。這一年的災民雖然多,居然沒有發生匪患。只是原本流落到雲龍河以為有糧食的災民,沒有得到糧食,有力氣的繼續南下。沒力氣的倒斃在路上。非常淒涼。張家地處偏遠,不過透過張鳳蘭在雲龍的雜貨店收留了三十多個十二歲到五歲的孤兒。

因為南張村分出去後。張家大院改成了張家嶺蒙學堂。

春節過後,張家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