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自己跑回來替顧明當蒙學堂的校長。畢竟,張春還是覺得自己適合搞教育,而顧明才是真正的軍人,由著他折騰去吧。

河塘的修建非常順利,因為化工所實現了規模製造烈性火藥的任務。利用的正是油脂廠的皂腳。

竹皮上村的的油脂廠經過了數次改造,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生產線。主要生產棉油和茶油,同時有數量不少的肥皂和香皂。另外的產品就是火藥。只不過火藥廠在竹皮山的山洞裡面,這個山洞其實就是進行火藥實驗炸出來的。

沼氣發生站已經非常成熟,但是燃氣輪機的製造因為材料不過關,卡在那裡。發電還是採用的蒸汽機,漢口花銀子買回來的,只在蒙學堂安裝了一套。蒸汽機早晚會淘汰,所以張春讓劉光利堅持研究下去,這代表著未來。

劉光利放棄了機械製造這部分研究,成天泡在冶煉實驗室裡面,和幾個學生進行材料攻堅。

張春知道,這太難了,因為限於精工所的裝置,劉光利不可能製造大型機械,但是越小,對於材料的要求越高。可是包括劉光利在內,沒有一個是學材料出生的。

紫林被張春拿下,紫林與綠源山之間有一塊麵積超過三千畝的荒地。參加軍營建設的三百多人有一半留在了這塊荒地,前李村的養殖場再次搬家,這次規模擴大了數倍,主要以養豬為主。這一百多人開墾的就是菜地和飼料地,主要為養殖場供應飼料。

這還不是主要的,養殖場將建設一個大型的沼氣發生站。主要用來發電,只要有了電,這片地區完全可以擴建成機械製造流水線,將精工所的裝置進行放大,形成足夠的製造能力。

所以精工所一年到兩年之內,只要把燃氣輪機弄出來就好了。張春給劉光利出了一個主意,實在不行一些關鍵性零件找漢陽槍炮廠做。劉光利不服氣,堅持說在等等。

這養殖場大了,各種問題就會從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比如疾病防治,比如從清潔衛生變成養殖場整體環境保護,飼料的製作與安全等等。農學堂養殖組擴充成了養殖所,十多個姑娘小夥子跑到前李村養殖場,讓張揚感覺到了這也許是個機會,重返學堂的機會。

不過看來他註定要失望了,因為他已經表現出了管理才能,前李村可不是隻有養殖場,還有紡織廠,張揚在這個崗位上幹了幾年,前李村從無到有,基礎打得非常牢實。前李村太小,就是將來紡織廠也是要搬走的。所以他已經成為了張春未來養殖場廠長的最佳人選。

果然,開春後,荒地上開墾的菜地種上了蔬菜和牧草。張揚被任命為綠源山養殖場的場長,開始養殖場的籌建工作。

養殖場分為飼料種植園、飼料加工廠、水廠、獸醫站、養殖場、沼氣發生站、汙水處理廠,肥料廠。農學堂的養殖所直接搬了過去,環境所和精工所也派了一組人過去。

養殖場的範圍包括了北廣河以南,從紫林到綠源山三千畝山坡平緩的荒地和兩千多畝改造北廣河的河灘地。與大李家灣隔河相望。

李家雖然眼紅,但是這裡也是土匪們從山裡向平原下山的一條通道,張家在這裡弄這麼大動靜,和土匪們發生衝突就難以避免。張家輸了,李家沒壞處。張家贏了,土匪們也過不來了,李家有好處。

所以大李家灣預設了張家的行為。於是,大家眼看著北廣河的南岸慢慢用山石砌起來,河床上的淤泥被挑上去,回填到了河灘上。並種上了苜蓿和一種沒見過的草。河岸邊也種上了幾排水柳,淺水處種上了各種水草。環境組的那些孩子們所做的工作,在大李家灣的村民看來是閒得慌,真不知道張春養著這些人是為了什麼。就是看,也不是那麼好看呀,亂糟糟地。

第十章 沙洲成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五月,革命黨在黃岡起義,被新軍鎮壓。黃岡距離雲龍很近,整個新軍都緊張起來。雲龍守備隊接到了加強治安的命令。

雲龍守備隊一邊訓練,一邊配合春丫和護衛隊壓縮土匪們的活動空間。

直到春丫帶著一身傷被女隊員們揹回來,才暫停了行動。不過春丫贏了,石女山最厲害的人物被她偷襲成功,負傷逃了。

春丫的受傷算是幾年來護衛隊中唯一的一例,不過這也提醒了張春醫護的重要。醫學堂的兩個年紀大一些的女孩子背抽調到了守備隊,準備組建醫療隊。戰鬥不能總讓護衛隊員去做,因為這些人都是軍官的料子損失一個都讓張春心疼。

戰鬥最終是要守備隊去做的。

六月,一支只有六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