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顧明在部隊只是一個參謀。張春和顧明客氣地把他送出拖船埠,只給了三十人的護衛隊以及這三十個人的一路上的糧。其他計程車兵都留在了拖船埠。因為這是安陸府的官兵,只有三十多人的劉蘊玉就算比張春官銜高了好幾級,也不敢胡來,連夜回到鍾祥去了。
劉英拿下天門縣,並擊潰了劉蘊玉,算是穩住了陣腳。為了穩定富戶和家族,也為了減輕補給困難,挾持的老百姓陸續被放回來,部隊也在整編,準備北上。
此時的劉英比歷史上掌握的兵力要強大得多,完全有能力直接攻打漢口,與漢口的起義軍會和。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漢口周邊的守備力量也加強很多。由於沒有得到漢口起義軍成功的訊息,劉英在判斷了形勢後,還是決定聽從張春會談時提出的建議,準備北上荊門襄陽,在情況不妙時進行地方割據。
劉家榨比較特別,回來的全部是孩子,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全部回來了,其他人一個都沒有。兩百多個孩子背的背,抱的抱,身上除了衣服,一個銅子,一粒糧食也沒有,眼巴巴地看著張春和清子,張春哭笑不得。
不過劉家的家學辦得不錯,這些孩子雖然受到的是傳統教育,但是大多能夠讀書識字。接受小學堂的考試後,大部分進了小學堂的不同年級。年紀小的直接進了幼兒園。有幾個男孩子因為年紀大,不願意和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一起讀書,堅持要當兵,所以送過河交給了顧明。
幾個女孩子也是一樣,她們跟著清子在衛生所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力所能及的工作。
與劉家相似,袁家回來的人也是直接投奔張春。袁家顯然沒有舉家革命的勇氣和魄力,他們的人大部分都回來了,包括青壯年。見拖船埠有軍人守著,人數還不少,和袁芳打了一個招呼,留了十多個願意當兵的男孩子,攜家帶口地回去了。袁家很顯然是靠著與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