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市場,蒙學堂,處理廠同時新建。東西街成了一個大工地。
整個過程,張春沒有找百民巷,百民巷也好像無動於衷。除了聯防聯保做的不錯以外,完全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樣子。
新蒙學堂是張家承建的,除了袁定國籌備的銀兩,還有一部分衙門留下的火耗銀子。張家的工匠與李家的區別一下子就顯現了出來。
張家的伙食好,工匠們都是從各村子抽調的壯勞力。彷彿不知道疲倦地幹活,工作時間超過六個時辰。兩百多人全部集中在蒙學堂,一車車紅磚從前李村拉過來。屋頂使用木頭支撐,用木板做成模型,綁紮了密密麻麻的鋼筋,用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混好,人工挑上去用力振搗。乾硬了以後搭建第二層。不到兩個月,三棟三層紅磚的小樓加上院牆就建好了。然後粉刷安裝門窗,還安裝了一塊塊玻璃。張家自己生產的。這讓全鎮的人都很羨慕。不過張家說了。玻璃是為學校特製的。漢口有玻璃廠,自己去買。
一打聽,玻璃的價格驚人,而且沒有張家那麼大的。難怪張家要自己燒製玻璃。
張家拒絕了從漢口來的商人,不管是買玻璃的,還是買技術的,都拒絕了。
張家的工人很快轉向了垃圾處理場,而李家的市場興建還不足一半。
不過處理廠核心的修建所有的人都看不懂,那裡被一個大院子隔離開來。不過倒是飛簷斗拱很好看。而這些飛簷斗拱剛好把院子的秘密遮住了。除了一個垃圾傾倒池是對外開放的。汙水處理池修建的很漂亮,彎彎曲曲,河灘上的水池沒有用混凝土,不過上面修建了很多棧橋和亭子,彎彎曲曲的小路也用卵石鋪好。種上了各種樹木。南河一側,一船船的石頭運下來,修起了石塘。河灘地就算穩定了下來。不過雲龍河一側沒有辦法,還是沙灘。
進入臘月,除了垃圾處理場的院子裡面還有工人忙碌以外。張家的工人撤走了。
汙水處理池已經啟用。
處理廠招收十個工人,主要是分揀垃圾,和種植維護汙水處理池。水池裡種了很多植物。每個池子裡的都不同。汙水流入院子後,流出來的就是沒有沒有雜物的黃黃的,渾濁的水,慢慢灌滿一級,然後向下一級流淌。到了第二級已經不臭了。第級的水面很大,沒有那麼快時間灌滿,裡面只餵了一些魚。
從一級處理池,用欄杆隔開,裡面確實有一股臭味,但是隔了好幾排冬青樹,不是走近,幾乎聞不到。從第二季開始都是開放的。那裡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從前李村排著整齊的隊伍,一百多個孩子走出來,走近了新學堂。不過對於佔地兩百多畝,擁有三個龐大建築物的學校來說,這一百多人少的可憐。不過學校裡有了孩子們整齊的讀書聲,還有下課時的嬉鬧聲。
學校是封閉的。
學校的告示說,春節過後才開學。七歲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可以報名,學費免費,學校給學生置辦書籍和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每年兩套校服,均是免費。但是學生吃飯的糧食要家長自備,學校一日三餐,糧食數量有一個表,每個年齡段不同,但是也挺多的。窮人家還真的交不起。不過窮人家如果真的交不起糧食,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張家出糧,但是需要和張家堡農學院簽訂契約,聽從農學院安排。如成績優良,經過考試可轉入農學院繼續學習。
學生除了每月一次休假,不允許出校門。學制五年,五年後可以考別的學堂。
學校採取新式教學,需要參加勞動和軍師訓練,家長不得干預。如不能接受,可以退學。學校組織的勞動和訓練如有報酬,學校如實發放,內容和每個學生的報酬張榜公佈。
張榜的第一天,很多窮人就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學校說現在還有一個多月,進了學堂就要多呆一個月。
但是這些家長只想孩子能夠吃飽長大,別的顧不得了。來的多是男孩,袁芳是新學堂的校長,一再對家長說家裡的女孩也可以送過來。張家的女孩子尊貴,比男孩子還要尊貴。張大人對張夫人的態度就知道了。
這樣女孩子才慢慢多起來。可惜的是,數量只有男孩子的三分之一,因為女孩子很多家裡是用來賣錢的。
雲龍新學堂建成,辛寶久卻調往省城,沒有來。朝廷頒佈新官制,漢口輪船、電線、郵政籌建專門的部門,辛寶久去了郵政,縣令暫缺,由守備營劉管帶代理。
新任不久的縣尉和幾個有實力的主薄都去打通關節。自然也就沒人管張春。張春也不去湊這個熱鬧。新官制的頒佈,代表著守舊派的勝利,大權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