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近,要麼很怕她。但是這些裝備要對付大海環境和動物,那就不夠看了。

“如果你到了熱帶海洋,裡面有海蛇和海鱔,不過都是非常危險的動物,有些還毒性非常強。就是海面上也不一定安全,有一種水母有劇毒,觸角非常長,有時會飄浮在水中,接觸到人體會起泡,非常痛,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這種水母有天敵嗎?”

“有,海中的大部分魚類都吃這種水母,特別是金槍魚。海洋中也有著微妙的平衡。以前北太平洋曾經出現過隨著暖流過來的大量劇毒水母。會毒死大量海上的魚類。這幾年才好了很多,物種的多樣性的好處就在這裡。”

兩個生物學家已經把這個幾歲的娃娃當成學生看了。

張春問道:“聽說你們在海底的觀察站人工環境下進行了物種實驗,情況怎麼樣。”

“那還是簡單環境下的物種實驗,形不成生態迴圈,需要不斷從外面引進,不然會很退化,法阻止病蟲害的發育。”

張春已經知道這個答案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問一下。

二月份的時候,最後一次大推力火箭升空,而此時指揮艙已經完工。兩個生物實驗艙完成了最後的對接。兩個生物艙合併成為了一個。有著特殊設計的隔離措施,上去的苔蘚以及蕨類生物群落。然後逐漸進入草本和木本植物。為了授粉,也引進了蜜蜂等昆蟲。所有的這些生物,特別是壽命短,變異的生物,在重力,人工光照條件下,變異是肯定的。

指揮艙完成後,空間站已經調整了姿態,讓帶著全電磁護盾和防護外殼的指揮艙對準太陽的一面,並開始緩慢旋轉。而原來的老指揮艙則在準備改建成高度旋轉,但是中心相對固定的艙體,它可以恢復一定的重力,用來給宇航員進行適應性鍛鍊。因為龐大的空間站還在擴建,上面的人員已經多達兩百人,已經完全能夠進行物資回收和自己建造太空艙殼體。

當然內部設施還需要地面支援。因為生物艙太多不確定性。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