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山和伍豪趕到了庫倫。
“這些人出去會洩露我們國家的一些情報。”伍豪擔心地說。
“這些人連我們國家為什麼執行這樣的經濟政策都不知道,又能夠了解多少真正秘密?出去看看也好。但是如果是黨員,讓他們遵守黨的紀律。不然紀委不會不管。”張春冷笑了一下。
毛石山一直皺著眉頭。
張春笑著安慰道:“天要下雨孃要嫁人,該走的人你留住又能怎麼樣?
9年年底。中國國內幹部出現了大量的“叛逃”,以至於蘇聯和美國認為中國出現了政變。大喜過望。但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這只是中國出現了不同政見者。但是到了美國和蘇聯的一些學者和官員大多數都是跑到基層去。就算是不同意中國當局的政策,這些人也不喜歡只是到學裡聽那些學者教授的演講,他們更加喜歡到基層去親自考察。
中國沒有出現內亂,而是“放逐”了不同政見者。
只是這些不同政見者堅持認為自己在為國家找到一條更加好的道路,絕大多數人不肯對外透露國家資訊。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例外,畢竟這次出去考察的人數不是一個少數,達到了一千多人,官職最大的是農業部副部長的鄧希賢。
中國的一些科技進展還是透露了出去,比如自動化高速鐵路與人工智慧,太空技術,核電技術等。只是這些人大多都在經濟戰線和國家公務人員,他們只用過一些產品,可是具體細節卻不知道。
而且很快,透露了這些訊息的官員都因為各種原因死去了,中國的情報人員到底滲透到了什麼地步?這讓很多國家的情報人員非常恐懼,因為這些可能的突破口可都是他們重點保護物件。結果不僅本人死去,還附帶了許多擔任保護的人員以及一些接觸過這些人的官員也被殺了。
這之後,就沒有再也沒有人透露什麼資訊了。
中國的科技進展真的就是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嗎?西方學者很快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這樣人們不能形成就業,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機械甚至代替了大量產業工人的位置。當然,核電技術和太空技術中國第一那是沒的說。
西方還是認為石油化工業以及工業化才是能給社會帶來財富和方便。工業化和城市文明,這遠遠不是農業和農村文明能夠比的。這一點,連很多從中國出來的官員也認可了這件事。
而這讓各國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一個比較奇妙的影響就是,去中國人比較多的德國,再次根據中國人的意見,取消了進攻英國和蘇聯的計劃。92年月日。德軍分三路,動用了一百個師共約四百多萬人攻入了埃及和阿拉伯半島。攻擊的物件是英軍。拿下這一地區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與共濟會達成和解。
“元首先生,您不可能殺光猶太人,既然不能殺光他們,那麼就讓他們在中東復國,讓猶太人和猶太資本有一個出路。德國能夠容許瑞士在自己的國土內獨立成果,為什麼不能在地中海的海岸,在耶路撒冷讓猶太人復國?對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應該如此對待。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天生仇敵。德國在中東需要的是石油利益,為穩定歐洲大陸爭取時間。這是一舉數得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希特勒在評估了蘇聯邊界的兵力部署後,認為蘇聯將兵力的縱深佈置,主要在高加索和伏爾加河流域以及烏拉爾山一帶。而且現在蘇軍的主力正在波斯和英軍鏖戰。要發生碰撞,也很可能在中東,而不是在歐洲。所以同意了這個建議。
而這也解決了猶太人在歐洲的問題,消耗共濟會的實力,開啟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紛爭的魔盒。
“中東的石油德國要全部拿走不現實,所以保住環地中海,和英國海軍在地中海決戰,進而進入印度洋,這樣的結局總比在大西洋與英國和美國進行決戰要強。而且失去了殖民地的英國就什麼也不是。”
希特勒接見了鄧希賢。鄧希賢不肯在德國政府任職,他說自己是來考察德國工業的,向德國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在中國,幾乎不存在企業管理,所有的單位都為了國家而工作,不講成本,不講效益,不講條件。鄧希賢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
鄧希賢為希特勒指出了另外一個可行的方向。
“德國,歐洲和北非才是根本。所以瑞士與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鄧希賢提出的戰略方向到底有多少陷阱?這在德**政兩界都引起了爭論,但是,它卻得到了希特勒的認可。未完待續)
第八十二章 以色列建國
德軍橫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