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和東海能夠做到大規模休漁一方面得益於土地分配。另一方面,水產所嘗試淺海養殖,類似森林的林業站和草場管理所。德國產的潛水服被運用到了漁民身上,不過他們現在不叫漁民,而叫水產管理員。
“不要老想著向大海索取,大海也需要養育,不然你們的索取將會越來越困難。大量的小魚小蝦被捕撈走了,大魚們沒有吃的,只好向深海轉移。結果最終是你們什麼也得不到。”
山東沿海都在種樹,連雲港的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各種耐鹽鹼的樹木組合在海灘上生長,相當多的樹種是從外面引進過來的。東海休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水產所劃定了海域,近來獵取的大部分都是大型的鯊魚。也出產一些海帶,海參等海產品。數量較以前大為減少。
政府按照區域成立了漁政所和海監所。
漁政船就是近海高速巡邏艇,近海巡邏警備局統一管轄,準軍事部隊。
海監所全民叫海洋環境監察所,是一個海洋研究和監察的研究組織。海艦船是1000噸以上的大船。水產所的小型潛艇就掛在海監船上。將來市級、省級還有大型的海監船和漁政,而每一艘海監船上都要配備小型潛艇。就是為了對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進行監測,控制海洋捕撈數量和種類。
漁政船是配合海監船進行執法的。海監船不進行執法活動。
除了漁政和海監。還有水產所。水產所更多的是灘塗的治理和利用以及近海樣子。近海養殖就相當於擁有土地的漁民,他們擁有灘塗和近海養殖場。水產所就是管理他們的。
煙臺造船廠的這兩艘是遠洋船。青島的造船廠生產的噸位就小了很多,主要是近海捕撈船。不過就算是近海捕撈船排水量也有五百噸,船上設施齊全。
並不是每個水產所都是一個好的漁港,因為沿海的避風港並不多。所以實際上近海捕撈船都在避風港裡停靠。只有這些捕撈船才是漁民的。船太大,一戶買不起,即使政府貸款也買不起,而且出海也很危險。所以一般都是以漁村的名義購買。而村子裡自然有了維修廠,水產加工廠等等。
水產所沒有漁船,但是負責管理漁村和加工廠以及灘塗的養殖戶。
這一套模式是幹部和學生們在實際工作中摸索和逐漸形成的。最開始在連雲港周邊實行。後來逐漸推廣到了山東省和江淮省。
一些陸地的大型湖泊。也採用這樣的模式。只是漁政直接被警察局替代了,水產所兼有水下環境和漁業資源監測職能。
1933年開始,漁業所在比例開始回升。張春說農林牧漁至少四分天下,而不是農林牧三分天下,因為海洋也會我們的國土。
旅順港接收非常完整,這次,陳季良和李之龍嚴禁飛機對旅順港和大連造船廠進行轟炸。所以採取了漫長的偷渡和偷襲。本溪和鞍山接收以後,完全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工業基地。而稍加改建,這裡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造船廠,可以直接造萬噸以上的軍艦。
既然海洋是我們的國土,沒有足夠的海軍是不行的。基於這樣的理想,船舶設計院將大型航母擴大到了五到十萬噸。
連雲港醫療船和補給船已經交付給了威海。司令部宣佈成立東海艦隊。一共有武漢。南昌,宜昌,鄭州與合肥五艘驅逐艦和夏級和商級兩艘潛艇,
連雲造船廠開始鋪設龍骨的直升機航母也是東海艦隊的。由於船塢還有富裕,所以同時還為連雲港市開建三千噸級的一艘海監和一艘漁政船。
武漢造船廠在交付剩下的七艘艘驅逐艦後。就不在生產戰艦,因為長江畢竟是內河,海軍艦船在上面航行非常危險。
武漢造船廠將為以生產商船為主。
黃海。隨著海監和漁政船的服役,東北的漁民被限定渤海活動,漁民們被很明確的告知,黃海現在進入禁漁期。
沿岸的漁民暫時歸水產所管理,主要進行瀕海植被恢復和水產養殖。漁民的生活在沒有收入之前,國家供應。
山東省的漁船很快就消失了,市面上的海洋魚類產品迅速減少。來自琉球的漁船成了進入了各港口,他們運來了琉球生產的海產品,甚至一些日本漁船也冒充琉球漁民來進行交易。
毛萬全和毛定傑本來居住在天津,現在跑到了青島,然後帶著三千多琉球脫清人的後裔回琉球去了。
而漢城,得到了人口補充,完成了軍隊的組建。李東寧要發起夏級攻勢。他請求武漢政府給與支援。並答應東海艦隊能夠停靠仁川港,將日軍原有的江華島機場租界給空二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