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只為了一件事。
國民黨違背了孫先生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宗旨,我本人對此非常不滿。但調和兩黨,不是我這來的目的。但今天,我來到了這裡,只為了一件事。就是北伐,結束中國的動亂,這無關黨派,而是為了國家。為了建設我們的國家而創造一個條件。
所以我只求援來了。謝謝大家。”
宋慶齡深深地對著人群鞠了一躬,然後又對著迎接的政府官員們又鞠了一躬。
“打倒軍閥,支援北伐。”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
然後整個廣場都是這個口號。
張春看著身邊的人苦笑了一下。這個孫夫人確實厲害。
人群自動讓開,一干人走進了接待車,這是用公共汽車改成的,其中一臺車上安裝了通訊雷達。一些參謀們在裡面忙碌。
市內短途軌道佔據了以前人行道的一半。中間只裝了一道護欄,而沒有隔離帶。一隊女騎警穿著漂亮的警服在專用的馬道上巡邏。道路修得很平整,因為是電車,所以很安靜。
“張軍長對城市建設下了大力氣。”宋慶齡笑著對對面的張春兩口子笑道。李大釗回來後,張春就把黨主席的身份去掉了。不過軍長的職位還在。
“我沒有花什麼力氣,進行規劃設計梁思成和林徽因。我必須要提起她,不然我和梁部長的日子都不好過。”張春指著和梁啟超坐在一起的林徽因。
車上的人都看著她大笑,林徽因大方地和宋慶齡握了握手,然後瞪了張春一眼。
張春笑著對宋慶齡說:“宋先生,您今天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就是北伐。看來北伐我不動是不行了。可是要北伐,至少詹先生不會高興,他正在修建長江大橋,還想修建廣漢鐵路,這都需要時間,需要和平的環境,而且不是一年兩年。我之所以不願取消湖北的自治地位,就是因為我不允許湖北捲入戰亂。也不允許有人來干擾湖北的建設。這是其一。其二,國共兩黨合作破裂,我想應該與國民黨內部右派人士所要執行的政策,與我黨要執行的政策有著根本的矛盾。不客氣地說,也許孫先生執行的某些政策有矛盾。這個矛盾曾經在孫先生和陳炯明先生身上發生過。現在繼續在我們兩黨身上體現。蔣司令提倡北伐是不錯,因為北伐是既定方正,但是方向卻錯了。蔣司令寧可聯合孫傳芳來打擊我黨,也不願意進行真正的北伐。”
“湖北攔在北伐的路上,何談北伐。”孫科皺著眉頭說。
張春笑道:“雖然兩黨合作破裂,但是北伐並不是國民黨一家的事情,既然國民黨可以聯合孫傳芳,那麼總要大家坐在一起協商如何北伐。豈有兵臨城下的道理?我想請問孫博士,北伐,伐的是哪一家?”
見孫科語塞,宋子文在傍邊插話道:“張軍長有條件可以提,我們不是不講理的人。”
“條件肯定是要有的。不過在這裡提不太合適。”張春笑道:“我們去看看長江大橋吧”。
第七十六章 武漢談判
龜山蛇山兩岸,黃鶴樓下。數千人正在施工。七八月,長江正是漲水的時候,但是巨大的浮動作業平臺上,工人們正在焊接沉箱。泥漿泵抽上來的泥漿沒有直接排入長江,而是抽進一個個的水池,沉澱下來的泥沙有些人在做記錄,記錄後才有人把泥沙挖走。岸上的橋墩也在開挖,圍堰打得很高。有幾個基坑裡正在綁紮鋼筋或者澆築混凝土。很多機械人們根本就沒見過。所有的人穿著統一的工裝,帶著安全帽,場面宏偉,但是又井然有序。
“這需要幾年才能修成?”宋慶齡問。
“設計是三年,估計能稍微快一點。”帶著紅色安全帽的吳詠恩回答道。
“兩年橋能修好,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接通大概要三年時間。”詹天佑補充道。
“修這個大橋都是誰出資?有外國人參加嗎?”宋子文問。
“沒有,全部由省財政和合作銀行出資,三年前,張軍長收回了租界,現在武漢的洋人不多。”吳詠恩笑道。
“看來仗打得不是時候,舉一省之力建國家之功,慶齡給張將軍為難了。”宋慶齡嘆了口氣。
守備營的軍營在南湖,是原來炮營的駐地改建而成。不過駐守的只有一個團,其它的三個團分別守在江邊的一些要衝。
守備營的營房和辦公樓也是新建的。有電車線路到達,戒備森嚴。
江岸的政府大樓已經封頂了,但是內部還沒完成,所以大家都在老地方辦公,是在太擠,不能看。所以大部分官員都回去了。只有很少的人跟著到了參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