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部分

這也算是一個失誤。

“飛機的密封性還有問題,這會危及飛行員的生命。”王助補充道。

“雷達,雷達怎麼樣?”電子所的人追著問。

“雷達和顯示在飛機機動動作時出了問題,應該是連線問題。線路要重新設計,要簡潔固定。不然肯定不行。雷達效果實驗沒有完成。”

電子所的人一片哀鴻。

“火控呢。”

“火控還好,你們設計的瞄準系統能用,至少方向是正確的。效果不知道了。”

火控所的人歡呼,不過被電子所的人打擊了:“行了,我們雷達沒用,你們的導彈通訊指揮體系肯定也玩了,跟我們回去重新做吧。”(未完待續。。)

第七十章 長陽之戰

飛控所進行了改組,改成了航空研究所,分成發動機,空氣動力學,飛行姿態控制,電子導航,飛行保障,地勤幾個所。航空研究所成了化工所之外最大的研究所,因為劃分了太多的專業,而且還需要和各研究所進行聯合攻關,系統論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他們也自己發展出了工程控制論。這兩個理論都冠名在張春名下,但是張春沒有承認過。這些人中成績突出的傢伙太多,張春已經數不清了,所以新編的這兩本教材中,光編著名單佔了大半頁。

這些人聯合得了1925年的新民科學獎。

“飛機只是一個武器載具,同樣,車輛與輪船也是。所以電子偵測、電子導航、以及發動機是未來的發展的重點。當然你們做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姿態控制的也要小心,因為導彈就是用來打你們的。導彈追求速度,自然會損失靈活性,這是矛與盾的關係你們要處理好。將現有的這套飛航模式完善後,還可以研究其他的飛航模式。比如旋翼,螺旋槳飛機我們暫時放棄了,但是並不是完全沒有用處。旋翼飛機有很多優點,比如低空效能好,低速效能好,能夠做懸停動作。而且旋翼不僅靠發動機能夠實現,透過電磁也能實現。方法很多,都值得你們去研究。當然還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貪多嚼不爛。一招鮮,天下先。這是有道理的。你們創造出了與眾不同的武器系統,就源於你們堅持了小型化。精細化的原則。從火箭開始,堅持了一個方向。這個傳統不能丟。”

張春在表彰大會上這樣講。

不過下來後,他準備到漢陽在建立一個專門研究旋翼飛機的研究所。這種不需要跑道的飛機。太有用了。

湖北靖**是少數幾隻還沒有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的部隊。

也是少數還沒有裝備飛機的部隊。奉系飛機最多。吳佩孚原本也有一個飛行大隊,但是現在在馮玉祥手裡。廣州政府有一個飛機制造廠。裝備了少量的飛機。孫傳芳現在還沒有飛機,但是他和英國美國日本的關係很好,日本已經答應賣給他飛機。

只是這些飛機都是螺旋槳飛機不說,機身很多都是木質結構。速度慢,防護力差,武器系統落後。

荊門飛機制造廠的鷹式飛機。不管是哪方面都要高出這些飛機好幾代。

所以新成立的飛航團雖然只有一個團,但是起點高,王助信心十足。

不過他儘快完成教練機。單座飛機沒有辦法訓練飛行員啊,總不能讓飛行員在地面模擬一下直接上天吧。這太危險了。教練機的設計都已經完成了,現在只差系統的整合了。

飛航團團長是王助,副團長是曾貽經。飛航團的機場選在沙洋的曾集。飛機制造廠選在了荊門。那裡離鋁礦和鈦礦都很近。飛航團剛好在潛江和荊門之間。潛江生產航空用油,非常合適。

飛航團自己也有地勤,空勤,飛行、防空四個大隊。組建完成後將超過一個師的兵力。

雖然槍械研究所沒有研製大型火炮,但是卻為艦船研製過自動機關炮作為近防武器。這種機關炮經過改裝後裝在飛機上。

高射炮也是在這個基礎研製的。雙管加長炮管。射程要比重型狙擊槍還要遠。不過現在只能裝簡單的瞄準系統。與雷達系統的整合,還要看艦船和飛機上的系統整合進度如何。

其實火控系統之所以要比飛控系統就是因為他們在艦船上試驗過了。不同的是,艦船足夠大,裝得下足夠複雜的系統。

飛機和防空火炮上不行。

而導彈的研製依舊在死衚衕裡轉。雖然設計得出來。導彈的個頭會非常大,需要大型雷達來導航。這是以精細化著稱的新民研究院絕對不能接受的。

當然。現在火箭和機炮就足夠用了。導彈是作為技術儲備來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