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的作用。

這大概就是王仁彬告誡鄺榮光不要獨斷專行的另一層含義。

與鄺榮光相似的還有詹天佑,但是詹天佑現在做的是他完全陌生的一個領域,他手下所有人的都是新民大學的尖子人才,詹天佑雖然資格老,但是也還是抱著探索和學習的態度。適應學生們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式也理所當然。

鄺榮光常年都在野外工作,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這導致他到現在才猛然發現自己的思維可能已經落後了。

好在鄺榮光是一個實幹家,也是一個科學家,發現錯誤就能改正。

如果是像胡適這樣的人,恐怕只能分道揚鑣了。

張春一邊思考一邊解釋,所以語速變得很慢:“如果單純為了短期經濟效益,您的方法是不錯的。”

事實上,後世正是採用了這個方法,不過造成的惡果也非常嚴重。

“發展,要看我們要得到什麼,也要看我們會失去什麼。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要辯證地看問題。我們要富國,但是富國的基礎是先富民。先理順生產關係,土地國有,合理分配。讓老百姓有一個好的生活基礎。增加消費,增加需求,才能夠繁榮市場,保障我們的產出能夠消費掉。這就是我們說的培育。教書育人是培育,土地改革也是培育。是一個國家根基。”

“我們要強兵,需要鋼鐵,需要各種礦物來製造合金。以發展高科技武器。我們只是需要鋼鐵而已,並不需要鋼鐵所帶來的利潤。當然利潤是肯定有的,可是需要鋼鐵才是基礎。建造房屋需要鋼鐵。修建橋樑需要鋼鐵。可是在外國的理論可能不是如此,他們需要利潤,需要利益要高於需要鋼鐵。他們可以瘋狂開採礦山,將鋼鐵傾銷。他們製造合成肥料傾銷。因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