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這點非常自信:“鄺工他們已經圈了一些目標區,地質所正在成立片區的地質隊,我們國家鐵礦可能不行,其他礦產非常豐富。愁的就是鐵礦,山東、隴海、河南都是貧礦。我覺得不是鐵礦沒有,而是在西部山區,青藏高原一帶。”
“夠用就好。”張春淡淡一笑。他一向不支援過度開發。
山東的道路修建得很快,畢竟山東人多。黃河的水患是老百姓聞聲色變的事情,現在能夠有一個解決的辦法,老百姓自然捨得下力氣。何況這兩年,黃河水也確實泥沙少了。一些地方的河床不僅沒有升高還在緩慢降低。不過這些天河的兩岸也都種上了樹木和草。交通系統的延伸,實際上減少了墾殖面積。用林業和牧業替代農業的效果非常明顯。
當然這必須要有合理的土地分配政策作為支撐。老百姓只有穩定下來,才有可能精耕細作。陝西省的輪作種植經驗在山東和隴海推廣。效果不錯。
“山東,原始植被也沒有了,華北平原同樣如此。這裡的墾殖歷史已經幾千年。淮河流域還好,其它地方情況非常糟糕。黃河兩岸的情況與陝西並無區別。”
各省已經成立的環保廳。因為林業工會從農業工會中分離出來,所以農業廳和林業廳也分開了。漁業廳和畜牧廳也在籌劃分出來。所以常常是環保廳在統籌農林漁牧以及工業廳、建設廳在進行工作。
“什麼時候能夠進行黃河改道工程。”
“至少要等到山東土地分配完畢,農林漁牧產業調整結束。大約還需要一年。再有,最好徹底清除長江以北的國民黨勢力”回答的是蔣方震。
他實際上管著山東和隴海,側重點在山東。隴海基本上交給孫傳芳了。在山東配合蔣方震的是羅榮桓,他從軍事政治學院出來,就跟著他的老師在隴海和山東跑。
王稼祥也從四川調出來,在隴海擔任黨的書記。
安徽和江蘇在江北的農村,**滲透非常快。因為蔣介石也知道江北守不住,大量的軍隊和幹部都在往江南遷,一些地主富戶,工廠也在搬遷。
蔣介石與閻錫山基本上採取了相同的政策,一個是利用晉商。一個則把江南的富戶們籠絡到了一起,而武漢政府的農民運動和貧民思想就是迫使他們凝聚在一起的理由。
七月,夏收結束,張亮的第一軍就向前推進了,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就到了長江邊。而江南岸,國民黨正在大規模修建江防。
國統區,蔣介石利用貸款,在沿線修建鋼筋混凝土工事,炮樓林立,每個據點都有高大的水泥牆,每個據點都在修建公路,邊界靠國統區一側的樹木全部砍了,以防止人民軍接著森林偷襲。
中央軍正在裝備汽車和鐵甲車。甚至從英國和美國進口了坦克車。一些師團配備了大量的火炮高射機槍陣地也只在慢慢建立。
不過,中央軍並沒有主動招惹人民革命軍。而是看著老百姓在那邊種樹和放牧。
與武漢政府的轄區相反,國統區正在砍樹,蔣介石已經知道張春是透過山區和森林千里突襲上海。
他不想犯第二次錯誤。而砍伐樹林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農田。蔣介石也在搞土改。他不能剝奪地主富戶的農田,但是總可以鼓勵老百姓開荒吧。
雖然這些山林和樹林也是地主富戶的,但是農田蔣介石買不起,山林和荒地總買得起吧。
蔣介石的這一政策在平原地區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李大釗為了減少損失,讓黨員們全部退到了山區。於是就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局面。平原和丘陵地區光禿禿的是農田,是國統區。
而靠近武漢政府轄區的山區則是**管轄,那裡拼命種樹。
國統區也學會了沼氣技術,畢竟新民報把一般原理介紹得非常清楚,當然優選沼氣菌種已經屬於生物科學的範疇,有些可以算得上軍事機密,所以新民報不會透露一星半點。
國統區因為地處江南,沼氣的運用有著天然的優勢。蔣介石現在有的是錢,有的是物資,所以鼓勵農民各家各戶修建沼氣池。就算利用率不高,但是從不至於沒柴火燒。
這一砍樹,還砍出了一些礦產。其中銅陵一帶,英國人和日本人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礦山建設。浙江,福建一帶,一些富戶們聯營進行礦產資源開發。廣東的樹木也砍得差不多了,李宗仁堅決制止了在廣西砍樹。龍雲也不肯砍。中央軍已經具有了重型武器裝備的優勢,他可不想有一天被裝甲車和坦克車淹沒。
但是兩個人都擋不住富商們和洋人工程師們一起對礦產資源的開發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