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3部分

被殲,標誌著一個興盛的軍事強國再度崛起。

為了獲得勝利,中**隊也付出了慘痛的傷亡代價,第2兵團,第3兵團戰死超過2萬餘人,戰傷也超過4萬餘人。

特別是杜聿明的裝甲100師,全師200輛坦克,竟然有20餘輛被擊毀,30餘輛被擊傷,戰損驚人。正如德國顧問評價那樣,這是一個奇怪的傷亡數字,獲勝一方傷亡比率竟然超過戰敗一方。

但楊興知道勝利來自不易,中**方各級將領也知道勝利來自不易,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說法,何況面對以炮火猛烈見稱的蘇聯軍隊。

在戰鬥中,中**人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犧牲精神給觀戰的西方軍事觀察家以巨大的震撼。

正如德國顧問團長法肯豪森所說的那樣,只要領導得當;裝備良好、有醫療食品保障;中國士兵可以與任何國家的戰士媲美。

但此時,遠東局勢還非常不樂觀,特別是在綏芬方向,蘇軍切列米索夫中將率領的第5集團軍,扎伊採夫中將率領的第7集團軍正在圍攻我第1兵團。

雖然蘇軍1個集團軍人數約莫6萬餘人,兩個集團軍人數也約莫12萬人,當面之蘇軍人數與我第1兵團相仿,但是由於巨大的軍火差異,在面對優勢炮火的蘇軍,第1兵團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特別是在剛剛開戰前兩天,蘇軍利用優勢炮火,對我綏芬縣城進行猛烈攻擊,我駐守綏芬的守備師奮起反擊,雙方在綏芬鐵橋展開激烈的拉鋸戰。

到4月5號,守備師感到實在力不從心,不得不炸燬綏芬鐵橋,全師固守主要交通據點。

到4月7號後,局勢稍稍有所改觀,那就是廖磊率領第9軍佔領拉茲諾耶夫鎮,截斷濱海第1集團軍,海參崴守軍與蘇軍遠東主力聯絡後,蘇軍不得不抽調第5集團軍南下,以打通西伯利亞大鐵路通道,保證海參崴的安全。

當面之敵雖然只有老毛子的一個集團軍,但是中**隊還是顯得非常被動,特別是為了防止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