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述)在北伐之前;吳佩孚認為自己生平最大敵人乃張作霖;而在解決張作霖後;可以與楊興來一個南北對話;和平解決南北爭端;因此在洛陽一直苦練兵;準備苦練兵以下關外。
如歷史不一樣;由於國民革命軍的崛起;南方各革命政權已經歸於一統;吳佩孚認識到南方不可討;為今之計;只有南北議和。
而在直系內部;曹錕周圍很多人認為;直系奉系都系出北洋一門;正如楊興所領導國民革命軍與兩廣政權一樣;現在不是合併了嗎?希望以副總統職位來誘惑奉張;制定聯奉制洛策略。
江蘇督軍齊燮元在曹錕賄選總統時;出力頗多;而想與吳佩孚爭坐第二把交椅;所以才會聯合孫傳芳共同討伐浙江、上海的盧永祥。
要知道;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之後;吳佩孚被國外記者奉為中國最強者;但在這時;吳佩孚走了一大敗筆;他雖然看到督軍兼任師長的弊端;下令手下各部;督軍不能擔任師長。
在這種情況下;吳佩孚堅辭第3師師長;直督王承斌被迫辭掉所兼23師師長;其過去手下如豫督張福來辭掉24師師長;鄂督蕭耀南辭掉25師師長。
但是吳佩孚在辭掉第3師師長時;曹錕以第三師是北洋正統;舍弟莫屬為由;堅決不允許吳佩孚辭掉第3師師長。
為了對抗吳佩孚這項政策;王承斌放了第一炮;以辭職為武器;響應者有馮玉祥;與山東督軍鄭士琦。
所以;由於吳佩孚的強勢;造成吳佩孚在直系內部眾判親離;多位直系大將以同盟罷工為逼曹錕去吳佩孚之酷腕。
故時人有言;在直系外有三角同盟;在直系內部亦有三角同盟關係。在第二次直奉戰爭的時候;由於吳佩孚的強勢;由於權位爭奪;曹錕身邊的津派;吳佩孚的洛派;江蘇的齊燮元已經再次形成新的三角同盟關係。
原來;在奉軍攻破九門口;吳佩孚大驚;再聽到南方國民革命軍連克郡縣;一直在北京坐鎮的吳佩孚坐臥不住了;當即率領主力第3師離開北京;坐火車到達秦皇島。
吳佩孚於10月10日乘火車到前線督戰;把總司令部放在秦皇島。吳佩孚所到之處;奉軍炮彈跟蹤而至;因有人向奉軍暗通訊息。吳佩孚只好在火車上辦公。
不甘心在直皖戰爭中失敗的皖系領袖段祺瑞令國務院參議袁良帶上他致黃郛的親筆信;建議:“當吳佩孚到京之時;起而捕之;減少殺害無數生命。”又要求馮玉祥在行動上;宜早勿遲;遲了害處大;請黃善為指導之。
而此時馮玉祥、胡景翼、孫嶽透過草庭協議;達成反直聯盟。
混成旅旅長孫嶽;早年加入同盟會;從灤州起義前就與馮玉祥結交;兩人長期往來無間。孫嶽對吳佩孚的驕橫專權;早已心懷不滿;與馮玉祥見面時;常常滿腹牢騷;對國家的前途和個人的遭遇;感到悲觀失望。馮和孫不但在遭受吳佩孚的排擠方面有共同點;而且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們交換了倒直的意見;在南苑一草亭密商了反直的協議;歷史上稱為“草亭協議”。
馮與孫準備共同起兵反直;並決定由孫嶽與胡景翼聯絡。
前面交待過;胡景翼原是同盟會會員;且相應孫文號召;組建國民革命軍;後來因為糧草不濟;而被迫接受馮玉祥改編。
在在馮玉祥督陝時;胡景翼與馮建立友誼。胡是陝軍第1師師長;部隊駐防於彰德、順德一帶;吳佩孚排擠胡;令胡部南下攻廣東。
胡素有革命思想;且與楊興早已經有密約;不願對南方作戰;遲遲不開拔;引起吳的不滿。胡部不僅在餉項給養方面受到刁難;而且遲早有被吳消滅的危險;他不得不密謀準備武裝行動。恰巧孫嶽來與他面談;胡大喜;遂派部屬高階將領嶽維峻去京見馮;表示絕對服從馮的命令。數日後;胡景翼藉口到北京就醫;親自與馮密談;表示與馮玉祥合作的決心。至此;馮、胡、孫三角同盟形成。
馮玉祥的指揮部到達古北口時;張作霖的代表馬炳南又來見馮玉祥;遞交了張作霖的信:“只要推翻曹、吳;奉方的目的即達到;決不再向關內進兵。”馮玉祥同馬炳南約定;如果兩軍相遇;均應向天空鳴槍。
馮玉祥從古北進抵灤平後;派劉治洲等人到通州與胡景翼秘密聯絡;要胡暫緩開拔;並商討班師日期。劉治州又與段祺瑞接洽合作辦法;段說已同山西的閻錫山、山東的鄭士琦接洽妥當;屆時定能採取一致行動。
吳佩孚又加派副總司令王承斌督促馮部向赤峰前進。王承斌原是23師師長;善於打仗;但吳佩孚認為他是奉天人;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