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鞽隼矗�跋炱潿孕磯嗍慮櫚目捶ǎ�確蕉樘ズ蛻緇岣@�T諉攔�行〕欽潁�貉」�岷筒我樵幣約暗胤秸��僭鋇娜聳腔�酵劍�龐薪洗蟮目贍鼙謊∩稀C攔����瘢��兇芡扯際腔�酵劍��絲夏岬鮮翹熘鶻掏街�猓�際切陸掏健!�

李之白說的,我倒是明白。美國到處都有十字架聳入雲霄的教堂,隔幾條街就有一個教堂。只是在大城市裡受各種誘惑,星期天上教堂做禮拜的人沒有小地方的人多。即使如此,信仰上帝的人仍很多。

但是,我不清楚基督教裡新教和天主教有什麼區別。李之白像一個宗教專家似的,向我解釋:“新教來自天主教的改革,都是基督教。但是,兩者有很大區別。天主教敬拜聖母瑪麗婭,在教會里把聖母瑪麗婭等同於或高於上帝,教堂裡掛有聖母瑪麗婭的像;信徒與上帝的溝通往往透過向神父懺悔;神父不可結婚;注重傳統和形式,做禮拜、禱告和聚會都有嚴格規定和程式。新教則認為只有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不敬拜聖母瑪麗婭;沒有神父,只有可結婚的牧師;教徒與上帝溝通不需要透過牧師,直接向上帝禱告和讀聖經即可;新教更注重信仰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強調生命在靈魂上的重生;對做禮拜、禱告和聚會,不同的新教有不同的規定和程式。”

李之白還向我詳細講解了美國形形色色的教會組織,比方基督教新教裡的浸信會、長老會、公理會、路德教和英國國教;美國各種慈善機構和基金會大多都是由宗教團體設立的;私立學校有一大半是教會學校。

“我知道私立名牌大學都是由教會建立的,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

“美國許多社群服務工作也都由教會出面組織,或以基督徒為主的志願者。教會是社群裡最大的社會網路。透過教會,同信仰的人每個禮拜都會見上一兩次面,有各種活動。”

我倆得出結論,美國文化骨子裡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在聖經裡找到根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聖經說,“凡事謝恩”。美國人幾乎每件事必說謝謝。美國這種文化習慣絕不僅僅是一種禮貌,其實是基督教的體現。美國的雷鋒,直接來自基督教文化。我理解了當年衛爾教授為什麼能對我這個陌生人那樣熱情相助。他沒有因為我沒有成為基督徒而停止對我的關照。他去世前,還寫信鼓勵我不要被紐約的花花世界所迷惑。

李之白說,如果沒有這麼強大的宗教信仰的制約,他很難想像自由的美國會是什麼樣子。

不管桑妮這人如何,我對她相信上帝比較容易理解。她畢竟美國土生土長,父母都是教徒。她骨子裡流動著宗教的血液。對於李之白相信上帝,我則很好奇。

改革開放,使中國人再次接觸到像衛爾教授這樣充滿愛心的西方基督徒,其中很多是有成就的科學家、教授和富商。我們不再輕易地把基督教看成是愚昧迷信。很多移民和留學美國的大陸中國人,到了美國後信了上帝,加入了教會。紐約地區有華人教會80家。在紐約市皇后區有些地段,每隔幾條馬路就有一家華人教會,還分粵語、國語、臺語崇拜聚會。

為了瞭解,我跟李之白去一家華人教會做過一次禮拜。那家教會以大陸來的中國人為主。牧師幾年前是國內大學裡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講師。如今他從美國拿到神學博士,在這家頗有名的華人教會里當牧師。他妻子原在國內是團委書記,現在卻是牧師太太即師母,還是教會的鋼琴伴奏師。看來,人經過洗腦和現實影響,是可以轉換的。

李之白把我介紹給牧師。牧師問我:“以前來過教會嗎?”除了去教堂參加追悼會和婚禮,我曾去過美國人的教會一兩次。聊了兩句,他馬上問我要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為的是以後向我傳播福音。我有點不習慣,在這點上我已美國化了,一個剛認識的人馬上就問我要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我覺得有些唐突。我把名片給了他。

“噢,你是心理醫生。我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在神學院和國內時都修過這門課。以後可要多向你請教。”他跟我聊了一些心理學理論。我發現他懂得不少,說起來頭頭是道,非常有哲理和說服力,不愧是學哲學出身的,是牧師的料子。他與我以前見過的美國牧師不同的是,他顯得更張揚,而美國牧師則顯得很謙卑。不過,我非常喜歡他的佈道,抑揚頓挫,很生動具體,結合了大陸來的中國人的心態和實際情況。那天他講了“奉獻”。基督徒應把賺的錢的1/10奉獻給教會以支援傳播愛心,讓更多的人接受上帝。但大陸來的華人沒有奉獻的習慣,遠遠不如美國人和港臺來的華人奉獻得多。我對李之白說,這是因為我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