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薇選擇這裡,足見她對這次會面的重視。
高約定的時間還有十幾分鍾,夏英傑和江薇在飯莊門口等候。將近一點的時候,一輛出租轎車開過來,從車上下來兩男一女,明眼人不難看出,那位中年婦女一定是老闆的妻子,另一位文質彬彬的青年大概是秘書。書商是一位中年男人,穿著一般,個頭不高,人卻顯得精幹、老練。
江薇上前招呼,為雙方做了介紹。書商取出一張名片遞給夏英傑,名片上印著:湛江萬路達文化公司總經理蘇衛國。
“今天夏小姐作東。”江薇笑著打個手勢,“各位請進吧。”
進了餐廳,選了一個單間人座,服務小姐站在一旁帶著職業微笑等他們點菜。夏英傑把菜譜遞給客人請他來點,蘇衛國接過菜譜卻放下了,喝了一口茶水說:“如果你沒有作品,是不會到這種地方花冤枉錢的,我相信你一個月的工資不夠這頓飯錢,既然來了就說明你有作品,有誠意,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不過話要說清楚,飯費得三七開,我付七成,這樣分配公道一些。”
“蘇先生,這是什麼意思?”江薇的臉色頓時變了,冷冷地問道。
“別誤會,我沒有半點輕視的意思。”蘇衛國解釋道,“我是商人,只認作品不認人,我不會因為一頓飯將來在交易上補人情。我倒是希望能請你們,但你們不會接受,你們是另一種女人,所以咱們各吃各的。”
“實在。”夏英傑說,“就按蘇先生說的辦。”
於是,在座的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口味輪流點菜,氣氛並沒有因為剛才的事而受影響,反倒顯得更寬鬆了。蘇衛國出於談話方便,把服務小姐也打發走了。
夏英傑直奔主題說道:“蘇先生,今天對我來說是個機會,我想先介紹一下我寫的那本書,如果你對書的內容有興趣,我希望不久能夠合作。同時借這個機會我也想了解一點出版、發行方面的情況,用新潮的話說,叫作雙向選擇。”
蘇衛國說:“我是靠出書吃飯的,能找到上品的書稿就與淘金者發現金礦是同樣的心情。請夏小姐先介紹稿子吧。”
夏英傑如數家珍,從小說的主題、情節、特點作了詳細介紹,還回答蘇衛國提出的一些問題。從對方的眼神裡夏英傑看得出,蘇衛國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否則不會表現出相應的耐心。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蘇衛國憑自己特有的職業嗅覺,從夏英傑的談吐裡感受到了這位女作者的語言能力和思想境界,尤其使他感興趣的是她對生存、對社會較為客觀的認識,絲毫沒有浪漫的水分。經驗告訴他:只有這樣的作者才能寫出較有深度的作品。他凝視著夏英傑,問道:“夏小姐,請問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歲。”夏英傑答道。
蘇衛國十分自信地說:“你的談吐和你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思想。觀念,已經不能和你的年齡成正比了。你固然進過高等學府,但是人的生存意識決不是從中國的教科書裡可以學到的。我想,要麼你的生存環境比較特殊,要麼,就是你身後有一個好教練。”
“也許。”夏英傑說,“但是我現在關心的是你的經紀能力,萬一我的書稿還值幾個銅板,就得靠貴人幫忙。”
蘇衛國介紹了自己作為經紀人的業務實力。
當代中國,書商無疑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而蘇衛國則是這個群體中較為成功的一員。他擁有兩百多萬元的經濟實力,關係網四通八達,出版界朋友遍佈大江南北,強大的發行網路可以滲透全國每一座城市。他有自己的資訊收集程式,有自己的編寫人員,他可以和全國數千個書攤中的任何一個攤主取得聯絡。
夏英傑問:“在你看來,什麼是好書呢?”
“我是學法律的,經商只是這幾年的事。”蘇衛國先說明了這一點,然後接著說,“所謂好書,就是指既能賺錢又不觸犯法規的書。仔細分類,可以把讀者分為政界人士、準文化人、閒散遊
民等諸多型別,盯住讀者的口袋投其所好。中國人都知道,讀者口味與法律法規有時候是有衝突的,作為書商兩頭都得罪不起,所以就得在這兩者之間遊戲。法律和讀者都是第一位的,既要保住性命,又得賺取利潤。”
夏英傑說:“政府三令五申不許買賣書號,這對你們會有影響嗎?”
蘇衛國笑笑,說:“協作出版,這是中國的特產,很大程度上成了買賣書號的一種默契,在全國已是公開的秘密。國家制定的稿酬標準早已經過時了,作者根本不要指望能從出版社撈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