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得七暈八素,嘴角流淌出一絲絲的鮮血;離的近的直接被震得七竅流血,沒有一絲傷口,無比安詳的躺在路邊,在“撲哧撲哧”飄散下來的砂石煙塵下,成為一具具新的殉葬者!

當日軍蜷縮於還沒有散盡的硝煙中瑟瑟發抖的時候,高大全的三板斧繼續上演著。

當工兵營長達摩手上的那個電發按鈕按下去的時候,狹長的公路上頓時響起一片雷鳴般的巨響!劇烈的爆炸和大量的煙塵,像巨浪一般從公路頭橫掃到公路尾!

絢爛的煙花表演不過是正式開始前的序曲,隨著煙塵不斷的散盡,一聲槍響,讓無數的喊殺聲將日軍徹底的淹沒。

無論是公路兩側沿著緩坡衝下來的,還是頂開木柵欄和帆布,從距離公路不到七十米處冒出來的曈曈人影,無數的喊殺聲,無數的壯懷激烈,狠狠的敲擊在被炸得蒙掉的日軍身上!

被從土裡面刨出來的日軍士兵,耳朵因為劇烈的爆炸而問問作響,彈去一頭滿身的灰塵,將三八步槍槍管裡面的灰塵倒出來,正準備清理一番的時候。無數的灰色軍裝的中國士兵已經端著,散發著幽然寒意的刺刀衝了過來!

當腿都站不穩的日軍,面對數倍於己的精銳中國士兵,面對那些端著刺刀攜帶著無比威勢衝來的中國士兵,形單影隻的日軍老兵連膽都寒了!從脊髓深處散發出來的恐懼連端著步槍的手都是在顫抖著的!要不是長期的軍國主義的教育,這些骨子裡面還是農民的傢伙肯定會在無比的恐懼面前,掉轉頭就跑!

正當這些連機槍都損失的一乾二淨,光棍至極的傢伙,準備著和膽怯的敵軍來一場刺刀對刺刀的,勇士的肉搏戰時,星散著寒光的刀林後面,卻露出一大排猥瑣至極的軍人,短管,大口徑,巨大的槍口焰。

無數的日軍士兵,只是感到全身被猛烈的撞擊了一下,全身的劇痛,眼睛黑乎乎的。這些日軍雖然倒黴,但也不過是遇到霰彈槍和刺刀的混合部隊。

遇到一手大刀一手駁殼槍組成的精銳突擊隊的日軍才叫倒黴,近短配合,二十發彈夾(這個駁殼槍很多很多種,十發,二十發是最普遍的,同時選取連發的自來德)

遠的用槍打,近得用刀砍,淬鐵軌鋼的大刀在千錘百敲下可是鋒銳無比,加之還沒散去的大量煙塵,只能和八路軍近戰的日軍,機槍等火力優勢根本難以發揮。而一進入近戰,就被突擊隊的大刀,砍得腦袋滾得遍地都是。

在經歷過長城血戰的軍官和老兵們,在驚恐的同時,紛紛懷念起長城抗戰時候的那個鐵圍脖,滾做一地的腦袋雖然讓日軍膽寒無比,但是依舊還是憑藉著身體裡面的那股子獸性,嚎叫著衝了上來!

其實真正的白刃戰中,槍刺以迅速有力的直刺為主,目標在對方胸腹,而大刀限於其型制,以對敵上半身的劈砍為主,兩者各有利弊。大刀防禦敵方的直刺,只有將對方的槍身或刺刀格開,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和技巧是不容易辦到的。

大刀的優勢在於刀重勢猛,砍上非死即傷,但其作用距離有限,必須儘量貼近敵人身體,因此最適合在工事、房屋、樹林等空間有限的環境中使用。而在開闊地形或衝鋒時,除非敵人在氣勢上被己方完全壓倒,否則持大刀者難以佔到便宜。

同時,大刀要求使用者有比較好的武術功底和身體素質,並經過長期練習,才能運用自如,而刺刀拼刺的訓練則相對比較簡單。此外,大刀對使用者的腳法要求也很高,因為大刀相對帶刺刀的步槍來說比較短,短兵破長器,要點在於腳下疾速靈活,因此武術家常有“短見長,腳下忙”的說法。

吳殳說:“大刀擊實之法則在斫其槍桿,槍桿被斫,不斷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則不能閃轉顛提,刀更進步,必傷人矣。”但是如果敵方步伐也非常快捷(抗戰初期日軍的體力和訓練水平普遍在中國軍隊之上),“擊實”之法將可能淪入最危險的“拙力”境地,持刀者必敗。而且在除肉搏外的其他形式戰鬥中,大刀基本上沒有用武之地,作為輔助兵器也非常勉強。

但是在有些崎嶇的山坡上,日軍零散的隊形,又哪裡能夠發揮刺刀的密集性優勢呢?轉瞬之間近百人疏散的隊形,就被蟻多咬死象的八路軍群毆起來,打仗又不講面子,怎麼贏都可以。於是乎當日軍三三兩兩的背靠著背,準備給八路軍一個血的教訓的時候,高大全手底下的兵又十分不講規矩的,拿著自來德和衝鋒槍近距離這麼一掃,要不就用20毫米口徑的霰彈槍,將日軍打成一堆血肉模糊的“肉球”

當打掃戰場之時,戰場之上已經沒有剩下幾個人了,即使是傷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