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7部分

忙扯開了喉嚨大喊起來:“弟兄們,連長給我們的慰問品現在都在班長帳篷裡。班長說了,想要的快來拿啊!晚了可就沒了!”

見戰士們不安好心看著自己鬼笑,一步步逼近了自己,孔敬恭一邊倒退著一邊趕忙搖手。“喂別亂來啊!這些等我分好了自然會給大家的,那麼急幹什麼?他媽的!班副你也湊熱鬧?我的手下怎麼都是幫土匪?!”見無法阻擋來勢洶洶的手下,孔敬恭只能繳械投降了。

這裡是納西里亞南面的烏爾詹,四月七日十九旅三十七團到達這裡,將三千土耳其軍隊擊潰後,三十八團二營就進駐這裡,擔任納西里亞到庫爾納一線的守備。五連連部設在城鎮裡,而三排一班卻住在城南五公里的希賈納沙漠邊緣小村莊烏爾詹。至於三十七團,在他們團長率領下,追著土耳其潰兵朝卡爾巴拉而去了。對卡爾巴拉,遠征軍總部是志在必得,卡爾巴拉人口並不多,可這裡卻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聖地,佔領這裡,對爭取美索不達米亞什葉派人士支援自然擁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從遠征美索不達米亞後,這裡錯綜複雜的宗教就成了最讓遠征軍上層撓頭的事情。

公元六百三十二年六月八日,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因為身染重病而死,在穆罕默德在世時,對伊斯蘭教徒來說,他是最高統治者,身兼一切最高職務,是最後的、最偉大的先知,他把最後的天命傳給了人類,從精神上的任務而言,自然沒什麼人能夠成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可是一個宗教一個國家總要有人出來帶頭,於是曾經堅如磐石的伊斯蘭教分裂了。

在穆罕默德去世後,伊斯蘭教分成了四派,第一派是遷士派(遷士意思是遷途者),他們認為自己是先知的部族,是首先承認先知使命的,所以繼任的先知必須從他們當中選出;第二派是輔士派,他們認為如果沒有他們給穆罕默德和初生的伊斯蘭教以避難所,那麼世界上將沒有什麼先知,也不會有伊斯蘭教,所以先知的繼任者要從他們這裡產生,後來這兩派合併起來組成了聖門弟子團。第三派是合法主義者,按照他們的說辭,真主和穆罕默德都不至於讓選民憑一時之興致,隨便決定信士大眾問題,因此必須作出明確的規定,推薦特別人物來繼任穆罕默德,阿里既是先知的堂弟,又是先知女兒法貼梅的丈夫,而且是資歷最深的幾名信徒之一,選他當繼任者自然是理所當然的。除了以上三派,還有一派是古萊什的貴族伍麥葉人,在伊斯蘭教以前的時代,他們掌握了阿拉伯的政治、軍事、經濟大權,首領艾卜。蘇福揚帶頭反對過穆罕默德,只是在穆罕默德天才的指揮下,伊斯蘭教徒縱橫阿拉伯半島根本沒有敵手,最後還佔領了麥加,伍麥葉人這才加入伊斯蘭教。現在天才的穆罕默德死了,艾卜。蘇福揚自然有恢復失去的權力慾望,可是他又不敢公開出來爭奪,於是在背後唆使阿里去和艾卜。伯克爾(艾卜。伯克爾是穆罕默德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也是穆罕默德最忠實的朋友,是穆罕默德的心腹之人,在穆罕默德臨終患病期間,他領導了公眾的禮拜。穆罕默德死的當天被選為穆罕默德繼任者。)較量,艾卜。蘇福揚表示願意給阿里提供人力、物力支援,只是因為阿里不願意看到穆斯林的分裂,沒有接受艾卜。蘇福揚包藏禍心的好意,在不久後雖不情願,還是正式承認了艾卜。伯克爾的哈里發地位,就此結束初期權力鬥爭,開始四大哈里發時期。四大哈里發分別是艾卜。伯克爾、歐麥爾(代表遷士派)、奧斯曼(代表伍麥葉貴族)、阿里(代表合法主義者)前三大哈里發住在阿拉伯穆罕默德最後內閣所在地麥地那,只有最後一位哈里發阿里,選擇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庫法作為他的首都。

阿里選擇庫法作為首都是有他原因的。四大哈里發中,歐麥爾因為私仇被暗害了,接任的奧斯曼卻因為內部鬥爭而被暗殺,奧斯曼之被殺,開了伊斯蘭教歷史上惡劣的先例。因為奧斯曼被殺,穆斯林分裂成三派,一派是仇恨奧斯曼政策,擁護阿里,認為他能夠恢復前倆任哈里發正道。一派是以泰勒哈、祖拜爾、阿以涉為首,反對奧斯曼也反對阿里,他們認為動亂時候阿里出任哈里發是錯誤的,骨子裡這些人自己想得到哈里發的地位。至於第三派是以穆阿威葉為首的伍麥葉貴族,他們打著為奧斯曼討還血債的旗號,為自己謀取哈里發地位。三派爭權奪利導致了伊斯蘭帝國分裂,統一沒多少時間的伊斯蘭帝國展開了內戰,為了擺脫反對派,阿里這才遷移到庫法去。

阿里到了庫法不久,在巴士拉附近駱駝之役(圍繞穆罕默德遺孀阿以涉所乘坐的駝轎進行的內戰史稱駱駝之役)中,泰勒哈、祖拜爾戰死,阿以涉被俘虜,至此,穆阿威葉成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