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zhōng yāng蘇區最好的。不過仔細說來,在江西蘇區最興盛的那幾年,除了邊緣縣份和游擊區,蘇區青少年的入學率都相當地高,這是國統區那些受到外國資助搞出來的試點地區都沒有做到的。在這件事上,如今還在長征途中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居功至偉。。。。。。

不管怎麼樣,村裡的青少年大多識字肯定是一件大好事,胡衛東對他們也愈發期待,甚至現在就早早教起了他們外語(注1),以備將來抗戰之用。更令人高興的是,劉海還告訴胡衛東一個秘密,原來當初紅軍離開時,兵工廠的大部分裝置以及一門“重炮”因為無法帶走,上面是要兵工廠將其炸掉的,但兵工廠上下卻怎麼也不捨得,另外也不想浪費有限的炸藥,便將其中較有價值的那部分偷偷埋了起來,並告訴了劉海這個留下的老人,以便將來紅軍殺回蘇區後可以取用。

雖然胡衛東考慮到現在人手不足,而不急於將那些寶貝起出來,但不管怎樣,知道這件事後,胡衛東便開始在民兵中間暗自留心,以期從中找出一些值得培養的軍工人才,身為頂尖軍工專家的他很清楚,雖說歷史上的人民軍隊主要是靠繳獲的方式取得武器彈藥,但赤sè黨的軍工系統也絕對功不可沒,而且隨著自身的發展壯大與革命形勢的不斷發展,其貢獻是越來越大的,像三大戰役這種雙方兵力加起來超過百萬的大戰,若沒有兵工廠生產的彈藥支援,光靠繳獲是根本打不起的。。。。。。

次rì,胡衛東便帶著部分民兵出村與鄉里的另外幾個村子取得了聯絡,發現其中只有兩個村莊被白匪軍破壞之後,大家心裡多少鬆了口氣,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各村都同意加入胡衛東倡導的聯防體系,青少年們更是踴躍報名參加民兵隊。這令胡衛東頗為感慨,“模範縣就是模範縣,不必等到刀架到脖子上才知道抵抗(甚至有些人刀架到脖子上都不會反抗),但也還是需要我首先帶個頭。中國人只要有人帶頭,就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更勇敢無畏,可一旦沒人領頭,中國人就立刻成為了外國人眼中的‘羔羊’,難怪當年一直要宣傳‘主人翁意識’。。。。。。”

考慮到敵人有可能剛好在民兵隊主力出來的時候打到劉家村,胡衛東在出村前就作出了相應的安排,即準備三株訊息樹,敵人數量少於50就放倒一株,胡衛東看到便會馬上回村救援,敵人已經接近村子就放倒第二株,民兵們必須加快速度、急行軍趕回村子,而如果三株訊息樹都放倒了,那就說明敵人數量眾多或者武器jīng良,村民們會自行鑽山溝躲避,民兵隊也就不要回村送死了,先派人摸清楚情況再決定下面怎麼辦。。。。。。

正因為有了這種簡單方便的遠端通訊方式,胡衛東他們才敢一路向外,足足走出了數十里遠,結果卻又發現了一個遭到襲擊的村子,這次大家到晚了一步,村子已經全毀了,死不瞑目的村民舉目可見,數以百計的婦女和兒童被團丁們像牲口一樣串成了幾十米長的隊伍,大概是準備帶到外地去賣掉,除此之外村裡大概已經沒有幸存者了。看到這一幕慘絕人寰的景象,民兵們無不義憤填膺,但胡衛東還是立即示意大家沉住氣,以免被敵人看出破綻。這個還鄉團實力比上次那個強得多,不但人數足有四五十個,而且居然還有兩挺輕機槍,如果硬來的話就算民兵隊人數增加十倍也未必是人家的對手。

注1:rì語裡的“繳槍不殺”人人都得說溜了,方便將來抓俘虜,至於更高的程度嘛,只要願學,胡衛東就肯教,不願學也不強求,畢竟外語固然重要,也不需要人人都當翻譯。除了rì語,胡衛東還教大家英語和俄語,由於他一個人忙不過來,不得不讓學到半桶水的民兵們互相學習,這種特別適用於師資匱乏時的學習方法也由此萌芽並在長期的實踐中rì臻成熟,為中國的工業化與現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第六章 初戰告捷

胡衛東眼珠一轉,立刻有了主意,反正大家現在也是民團的打扮,他就模仿當初見到的那個矮胖子的做派慢悠悠地走向那隊剛辦完事正準備離開的禽獸,沒好氣地叫道,“孃的,來晚了,讓你們搶了先,還有活著的娘們嗎?分幾個給兄弟們也洩洩火!”

“滾粗,老子們還指著她們換錢呢,萬一給你們這群丘八弄死了誰賠我?”,那個還鄉團的頭頭不客氣地回道,“不過嘛,只要你們出得起錢,這些娘們儘管帶走,那邊還有幾個沒開封的雛兒。。。。。。”

“哦?說個價吧。”,胡衛東回頭朝隊員們使了個眼sè,右手伸進懷裡假意取錢,卻猛然抽出一把駁殼槍來,槍管死死地頂住那個還鄉團首領的太陽